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帕金森氏症
102/09/18
瀏覽次數
7153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人上了60歲,估計有1%的人會得帕金森氏症。這種病,是因為中腦一個以多巴胺做為神經傳導物質的神經組織壞死。那個神經組織叫做「黑質」,黑質的神經細胞(神經元)驅動的大腦組織,主要是控制運動的中樞,例如基底核。
於是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初期症狀,就是身體運動機能失調。由於黑質神經元在大腦裡不只與運動控制機構相連,帕金森氏症患者在病發幾年後,還會逐漸出現認知功能失調的症狀。
1960年代,醫師開始實驗以多巴胺補充療法治療病人。有許多病人,一開始症狀會緩解,但是效果並不持久,過一陣子,多巴胺就無效了。有極少數病人,服用多巴胺後,甚至出現精神分裂的副作用。因此,醫學界仍在繼續研發治療帕金森氏症的方式,例如取代多巴胺的藥物,甚至發展手術療法。以手術治療帕金森氏症,國外早已做過臨床實驗,國內也做過。最近台大醫院開創了一種新的手術療法,效果還不錯。但是,這些臨床治療方式都只能治標。
生物醫學界一直在研究帕金森氏症的起因,科學家期望,找到原因後,就能發展治本的辦法。例如若了解導致黑質神經元死亡的因素,也許就可以事先預防。至少可以事先篩選高危險群,預作準備。
美國科學家馬凱(Ronald McKay)領導的團隊,包括美國國家衛生院神經疾病與中風研究所的科學家和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剛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在小鼠胚胎的腦細胞中發現了一個基因,叫做FOXA2,負責神經元的分化與凋亡。換言之,那個基因與黑質神經元死亡可能有直接關係。在小鼠胚胎的腦子裡,FOXA2基因製造的物質,會促使胚胎腦細胞分化成利用多巴胺傳訊的神經元。
馬凱領導的團隊,還以基因工程技術製造缺了FOXA2基因的小鼠。這種小鼠中腦黑質的神經細胞會自然凋亡。可是,這種小鼠與人類帕金森氏症患者一樣,黑質神經元凋亡的模式並不左右對稱。也就是說,身體兩側的運動失調症狀並不相等;總有一側神經元凋亡的數量較大,使身體一側的機能失調比較嚴重。
現在,與帕金森氏症有關的基因,科學家已經知道10個。但是,科學家仍然缺乏可靠的動物模型。缺乏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相關的實驗,研發臨床治療方式。現在馬凱的團隊提供了一個動物模型,證明FOXA2基因與多巴胺細胞(也就是黑質神經元)的生成與數量增長有直接關係,又與黑質神經元的凋亡有關。因此馬凱認為,發展比較有效的帕金森氏症的療法,現在已露出了曙光。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2月,422期,76 ~ 81頁
基底核(4)
中風(19)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1/30
探索地球最古老的固碳機制
皮宏偉
|
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儲存書籤
113/12/31
人體「試驗」中看不見的不良反應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16
石虎路殺只是個案?餵養流浪犬貓竟可能加速石虎滅亡?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