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海洋藍碳」科研人才會從事哪些研究?需具備哪些專業能力?

112/04/28 瀏覽次數 2389
圖一:關於海洋藍碳,科學家開始挑戰一些嶄新的研究方法。(影像來源:unsplash)

圖一:關於海洋藍碳,科學家開始挑戰一些嶄新的研究方法。(影像來源:unsplash)

氣候變遷的危機迫在眉睫,臺灣於 2021 年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也正式宣布將 2050 淨零轉型列入目標。其中,由海洋生態系所儲存的「藍碳」是亟待更深入瞭解的自然碳匯(Carbon sequestration)之一,也極有潛力成為綠色金融的發展目標。本次科技大觀園專訪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劉少倫教授,為我們揭開「海洋藍碳」未來的展望,究竟相關領域的人才,會從事哪些工作內容?又會需要具備哪些專業能力呢?

研究方興未艾,「藍碳」真的很難算?

現階段已知如海草床、紅樹林和鹽草等沿岸生態系,封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總量遠高於熱帶雨林,卻正以極快的速度消失中,也激起許多人呼籲加速對於藍碳領域的研究。劉少倫認為,關於海洋藍碳領域未來最重要的潛在工作,將會包括兩個層面:各生態系的基礎估算,以及藍碳生活史(Life cycle)的評估。舉例來說,目前澳洲著力發展中的藍碳基礎研究,就著重於海洋昆布林、海草床與紅樹林的現況盤點,並且聚焦於可以測量與管理的人為活動,如何影響生態系、造成二氧化碳吸收的變化。

而第二部分生活史的評估與研究,則是根據前面提及的基礎估算,進一步瞭解人為的管理與活動,會如何影響海洋中有機碳的累積與釋放,甚至可以由此進一步建立藍碳的「會計系統」,瞭解哪些活動與行為,可以進一步增加碳匯,讓二氧化碳能夠「收支平衡」。

這樣的評估工作聽起來極度複雜,人才需要哪些訓練才夠呢?「除了生態面,經濟產業面也都要有所基礎。」劉少倫強調,藍碳領域牽涉非常廣泛,對於未來進入碳交易市場來說非常關鍵,因此相關的人才也亟待更多重視。進行碳會計的人員,甚至還要有能力跳出既有的評估框架,進一步指出有哪些生態的盤點有所缺漏、需要著手進行,讓真正的淨零碳可以切實執行。

基礎研究與生活史評估,藍碳的兩大工作目標

藍碳領域仍在萌芽階段,臺灣面臨 2025 年淨零轉型的浪潮,又該如何增加相關人才的培育呢?劉少倫指出,國外有許多國家在海洋藍碳領域走在前頭,應該藉由類似千里馬計畫的方式,鼓勵人才去到歐洲、澳洲相關的單位取經。臺灣應當及早布局,培育相關專精的人才,在未來協助企業與社會善用海洋藍碳估算。

而關於藍碳領域的人才培育,劉少倫強調,考慮到政府單位資源有限:「鼓勵讓企業投入回饋社會,對於自然資源的人才培育、自然資源調查作出貢獻提供資源,也是非常重要的。」劉少倫期待集結各方資源,除了為藍碳的基礎研究提供經費,也能進一步培育亟需的領域人才,帶領臺灣走向擁抱藍碳的明天。

資料來源

●    採訪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劉少倫教授

創用 CC 授權條款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授權條款法律文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