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臺日韓科技競賽新競合:衛星製造與全球供應鏈,臺灣的優勢是什麼?

112/01/31 瀏覽次數 4184
圖一

圖一:火箭發射示意圖。(影像來源:Pixabay

「低軌衛星」是全球太空產業目前最具發展優勢的項目之一,也是臺灣亟欲切入的利基市場:臺灣早已能自主生產地面終端元件,成熟的 5G 研發經驗及技術,都可以延伸應用到低軌衛星上;堅強的半導體實力,則能支援地面終端的毫米波晶片開發。相較於太空技術起步較早的日本、南韓,臺灣掌握不少彎道超車的條件。

日本籌備亞洲太空中心,國防經濟雙重考量

日本早在 1970 年就成功研發並發射運載火箭,千禧年後,由於技術漸趨成熟且具備商業化基礎,政府將後繼的 H-IIA 系列火箭移交三菱重工開發;三菱重工一路引領日本航太工業快速成長,除了能自主研發火箭,更能隨時發射氣象等多種用途之衛星,且發射成功率達 97.8%,高於國際平均水準。

日本將太空視為經濟成長、國安和災害管理的重要資產,將其與 AI、半導體、核能、和生物技術並列;且為因應低軌衛星產業鏈趨勢,日本太空政策機構(National Space Policy Secretariat)於 2020 年 6 月發佈〈第 4 項太空政策基本計畫〉,規劃設立更多發射中心,推動日本的太空利用和促進經濟發展,更長遠的目標則是打造亞洲的太空商業中心。

南韓自研火箭,醞釀低軌衛星商機已行之有年

南韓在 1993 年發射第一顆探空火箭,30 年後,自主研製的火箭「世界號」(Nuri)搭載衛星於全羅南道的「羅老宇宙中心」起飛,成為全球第 7 個在本土成功發射火箭的國家,也是第 10 個以自主技術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預計 2027 年前還會進行 4 次 KSLV-II 火箭發射。

南韓政府積極訂下目標,要在 2035 年前成為太空強國,未來 10 年內將投入新臺幣 440 億元經費,用於發展低軌大型衛星、自主發射月球登陸船,並建置南韓版本的 GPS 系統,逐步於全球航太工業站穩腳跟。

ICT 實力堅強,臺灣太空產業急起直追

近年來,臺灣對太空產業的重視程度也不斷提升:國內已有自製衛星、探空火箭的能力,許多臺廠已打入 SpaceX 及低軌衛星服務之產業供應鏈;政府方面,去年立法院三讀通過《太空發展法》,明定將鼓勵民間投資太空事業、推動高附加價值太空技術產業應用、協助關聯產業發展與國際接軌,政府更宣示在 2030 年前,讓臺灣成為全球航空與衛星產業的零組件、次系統或相關服務的重要聚落,規劃投入新臺幣 251 億元預算與民間合作,帶領臺灣太空科技產業再升級。

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資料顯示,2021 年全球太空產業規模達 3,860 億美元,以衛星地面站(37%)、網路服務(31%)為大宗,在新一輪的太空競賽中,臺廠展示堅強的科技實力,如天線廠昇達科、網通業者啟碁、化合物半導體業者穩懋、毫米波通訊業者稜研等在衛星地面站供應鏈中都佔有關鍵角色。

而接下來的挑戰,則是要從「零件製造」轉至「軟體發展」,最後再升級至「系統製造」,屆時臺灣的低軌衛星產業鏈才能更完備,發揮國內半導體、精密製造、資通訊產業的長期優勢,打入國際太空市場。

回望近年來臺灣的太空里程碑,打從 2017 年第一枚自主遙測衛星「福衛五號」升空,標誌出臺灣已具備完全自主研發衛星的能力;2019 年再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合作,發射氣象衛星「福衛七號」;2022 年首座短期科研火箭發射場落腳屏東;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也預計於今年升空。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指出,接下來還有福衛八號系列衛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B5G 低軌通訊衛星、小型衛星載具等計畫。這些都顯示,臺灣太空產業的設計與製造能力不斷提升,而下一個階段目標,就是逐步建立起國內太空產業鏈。

政府資源陸續到位,「火箭人才」是產業升級關鍵

今年 1 月 1 日國家太空中心升格為行政法人後,重要業務範疇就包含攜手教育部,促進產學界國際交流、人才培育,成立「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去年已有大學 7 校、8 系所申請成立,預計今年 8 月開始招生,全面提升太空人才知識與技術基底。

政府也正式啟動「太空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推動產業界發展 4 顆低軌通訊衛星,由國科會負責衛星研發平台能量建置、星系任務分析與規劃等工作,另由經濟部完成臺灣地面設備產業驗測能量資料庫建立,提供企業媒合引薦驗測服務。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指出,臺灣太空產業需要很多不同專長的人才,仰賴跨領域合作。在衛星方面,大約有三分之二與電機和資訊工程相關;而火箭方面,則是有三分之二與機械、材料與結構等等相關;數學、物理等科學也與太空產業緊密相繫。

太空科技應用正百花齊放,迎接臺灣低軌衛星商機爆發,懷抱星際夢想的你,準備好一起航向宇宙了嗎?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