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局勢的快速變化之下,全球社會皆面臨不少嚴峻的難題——氣候變遷、生態保育、貧富差距、文化保存等等。在社會大眾的觀念裡,解決社會議題往往是理工、生醫等實務型的學科,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功能則是一知半解,誤以為其只有理論而沒有實踐。
其實,人文社會科學絕對無法脫離社會實踐的部分,透過概念創新與社會實踐,提出回應全球社經發展負面效應的有效解決方案,甚至從積極面走向更具行動力、更富含社會公益價值的創新模式。
2012年,行政院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首度公開徵求「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期待以人文關懷及學術研究創新的角度,探討當前臺灣所面臨的社會問題。透過議題研究與社會行動方案設計,彰顯人文與社會科學對於社會改革的貢獻,以在地實踐、突顯區域特色的方式,營造更有品質的生活環境。
本展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下的各個獨立計畫,依照計畫內容分為四大主題——文化傳承、社區照顧、環境永續、舊城新生。每個主題底下皆有各個由大專院校學生、教授、學者組成的團隊,走入當地、積極發掘在地所需,並以實際行動來回應這些需求。
文化傳承
首先有臺北醫學大學在新竹尖石後山地區進行的「小米保種復育」計畫,計畫團隊將三十多項不同的小米品種帶到泰雅部落進行復耕,還原過去泰雅族人熟悉的小米主食,健全在地的生態體系。
政治大學在新北烏來地區推動的「泰雅多元文化」,主張偏鄉地區經濟發展不該一味追求融入主流發展模式,而是以泰雅文化帶動當地的另類經濟發展。
東華大學在花蓮卓溪鄉中平部落進行的「族語出版」,與在地部落族人共同推動布農族文化傳承的工作。
社區照顧
高齡化是臺灣相當重要的議題,在社區照顧單元內,我們可以看見各個團隊如何運用創意,切中當地長者的需求。由成功大學計畫、集結當地長者的臺南銀同社區,採取「青銀共創」模式,將時下流行的創意市集帶到當地,由長者與社區店家共同經營,促進世代交流。同樣由成功大學推動的「數位學伴」計畫,在臺南左鎮地區推動遠距教學,致力於縮小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
臺北醫學大學的「防跌工班」,在基隆暖暖地區協助長者居家環境的改善,預防跌倒的狀況,也讓長者以「換工」的方式,傳授自己所長,讓長者感受到自食其力的尊嚴。
環境永續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兼顧環境永續性,也是許多組織致力努力的方向。成功大學團隊在臺南東山地區研究慣行農法造成的食安問題,並在當地多次辦理分享會,推廣友善農業。
暨南大學在南投埔里地區推動從土地到餐桌的食農教育,透過社區居民一起下田耕作的方式,了解食物生產過程、建立土地關懷;同時,由於當地秋季經常面臨到PM 2.5濃度過高的狀況,暨南大學也推行空污減量的計畫,組織當地志工、提供相關課程,有計畫性的推動改善空氣品質的任務。
舊城新生
在社會快速變遷之下,都市中有些角落逐漸面臨到設施老舊、因人潮散去而荒廢的景況,但這些地方乘載著城市的歷史發展脈絡,具有無法取代的位置,藉由新的想法與觀念,為這些老舊城區注入全新的活力與生命。
高雄的發展與港灣密不可分,早期重工業發展帶動港灣地區的就業機會,創造當地特殊的生活型態,而隨著經濟產業結構的轉型,港灣地區也逐漸沒落。中山大學在高雄左營、鹽埕地區推廣「灣岸創生」,透過田野工作發掘在地問題,並參考國外城鎮轉型的案例,藉由舉辦藝文活動,喚起對於在地文化的關注。
東海大學則在臺中市中區,透過市場、農場、工廠、劇場再造,團隊在不同地域中發掘在地經驗,分別進行活化店家、都市農園、商圈改造、劇場展演等計畫,與居民、業者一起共同努力創新當地環境。
透過實際進入田野、融入在地議題,人文社會科學再也不是外界眼中象牙塔內的學科,理論可以務實地運用、可以具體地改善在地居民的生活,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種種棘手難題,多項計劃在各個地區,也將逐漸開花結果。
展示圖文
展映實景
企劃製作
監製:科技部
策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謝國興研究員
設計:東臺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文字審訂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謝國興研究員
著作權
見
展示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