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技藝可追溯自人類的祖先利用養蠶取絲、獸皮製衣,或把扯細了的植物表皮纖維用手搓揉後製成各類紡織品。點點滴滴的知識累積,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科技進步了,工商業也發達了,人們開始動腦筋想到利用機械的方式製造量多且價廉的紡織品,因此各類紡織工程陸續發展起來。
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
利用各式纖維製成紗線、織物、服飾或紡織品,這一整個過程稱作紡織工程。當然,過程中需要運用、設計和改良相關機器和儀器,才能方便、快速地製作服飾,也需要許許多多的紡織技術或工藝來達成目的。
紡織工業依製程可分為:原料生產→紡紗→製布→染整→終製品製造、包裝等產業。其中染整製程雖說常在織布後再染色整理,製成所謂的成品布,但實務上,染色可以安排於任何階段進行。例如在製造人造纖維時加入色料,使纖維抽出時就帶有顏色;或在紡紗過程中,使用有色的纖維或條卷,或把細紗予以染色而得色紗;甚至可以在縫製好衣服後再進行,而非限定於某一過程中實施。紡織工業裡的各項工程看似簡單,其實相當複雜,每個工序所應用的知識與技術可說是人類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
紡織纖維
在談服飾製作之前,必須先談談構成紗和織物的紡織原料,也就是「紡織纖維」。或許有人會問,衣服上的扣子、拉鍊或羽絨衣裡的羽、絨算不算紡織原料?其實這些都是廣義的紡織原料,由於紡織品種類千百種,每一種都有著不同的工序,非常複雜,在這裡只介紹製作衣服的主要原料與工序。
製作衣服最初的素材是紡織纖維,就形狀來說,纖維是一種細長柔軟的物體,是所有紡織品的主要基礎材料,但並不是所有細長柔軟的纖維都可以用在紡織上。像是蔬果中含有對人體消化系統有益的膳食纖維,是食物成分的一種,但不在紡織纖維的範圍內。
紡織纖維依來源或本質可略分為天然纖維和人造纖維(或化學纖維)兩大類。像棉花樹上摘下的棉花、綿羊身上剪下的羊毛、黃麻樹皮分離出的麻纖維或蠶寶寶吐出來的蠶絲,這些屬於天然纖維。其他以人工的方法製造的,就屬於人造或化學纖維了。
天然纖維除了蠶絲以外,全是短纖維,像羊毛或棉花的平均長度大概在1~15公分。相反地,以人工方式製造的纖維,特別是化學合成的纖維,要多長就有多長。可惜的是,太長或太短的纖維都不適合當作紡織纖維,通常比1公分短的纖維都不適合紡紗。
紡織纖維除了不能太短之外,還有許多限制,例如,要有一定的細度才行。要多細才行呢?一般來說,「長度」通常是「直徑」(或厚度)的一千倍以上,才能夠應用在紡織上。有了細長的型態後,接著要考量是不是有一定程度的拉伸強度、韌性、伸率、柔軟性、溫度穩定性等特性。因為這樣才能紡製成紗線、布料,最後縫製成衣服。
紗線怎麼來的
紡織的「織」,大家很容易理解指的是「編織或織造」的工序,那「紡」呢?紡是個動詞,如果用在製作化學纖維的過程中,則稱作「紡絲」。紡絲的技術原理其實是在模仿蠶寶寶吐絲的行為,利用金屬小孔洞讓化學聚合物流出形成細長的纖維。「紡紗」則是把紡織纖維透過各種機械設備處理後,加工成細長「紗線」的全部過程。
如果發揮一下想像力,棉紡的紡紗過程是先把一團混雜糾纏的棉纖維分開,重新排列整齊後把它們「撚合」在一起成為一根很長的棉紗。因此可以這麼說,紡織纖維經過紡紗過程,製得可供織、縫、繡、綁的細長柔軟物體,都可以稱作是「紗」。「線」是紗的一種,但通常口語化後,把所有的紗都稱做「紗線」。
人類很早以前就知道,要讓紡織纖維抱合在一起,才能製成繩、布、漁網或生活用品,「揉桑搓麻」就是這樣來的。讓紡織纖維抱合在一起的關鍵工序有許多種,最常見的是「撚」(扭)的程序,大部分的纖維必須經過撚的程序才能把纖維抱合成紗線。
撚的程序很像把鉛筆夾在兩端用手撐直的橡皮圈內,只要轉動鉛筆就會使橡皮圈絞轉加撚起來,像是上了發條般越轉越緊。這時會發現,鉛筆兩邊的橡皮圈撚向相反。若把鉛筆抽出或反方向轉回去,橡皮圈又會恢復原狀。轉動鉛筆絞轉橡皮圈可比喻為「加撚」,把鉛筆抽出或反方向轉回去讓橡皮圈恢復原狀,可比喻為「解撚」。
聚紗成布
布有很多種型態,其中一種是全部以「紗」為素材加工而來,加工製作過程統稱為「編織」(或織造),而它們的製品統稱為「織物」(或織品)。至於沒有經過編織這工序而形成的布,一般稱作「不織布」,紙尿布的主要材料就是不織布。常用來縫製成衣服的布料,依織造加工方式的不同,又可分為梭織布、針織布。
梭織布 一塊普通的梭織布通常由兩種方向的紗線組合而成:經紗與緯紗。經紗是與布長(或布邊)平行的「直向」(也就是縱向)紗線,緯紗則代表與布幅(寬)平行的「橫向」紗線。經紗與緯紗就像代表地球座標的經緯度一樣,南北方向的走線叫做經、東西方向的走線稱為緯。
人們常用「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來形容時光飛逝,「箭」和「梭」都是速度頗快的東西,「梭」就是織布用的梭子。您或許看過婦女坐在木架製的梭織機前,雙腳踩踏帶動著平行的一片經紗上上下下,雙手則左右「投梭」不停,她手上拿著個兩頭尖尖、中間盛放著一管緯紗的工具就是「梭子」。經緯兩種紗線的方向互相垂直,經過上下交織的過程就成了梭織「布」。
如果您沒有看過真正的梭織機,一定聽過「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杼就是梭子的雛型,機杼就代表梭織。孟母為了教誨兒子不學好,狠心地把還在梭織機上的布剪斷,可見孟母訓誡的意志多麼堅定。
在現代的梭織工廠中,梭子的速度很快,像太空飛鼠般左竄右竄,幾乎看不清楚。而且為了提升產量、減少噪音,梭織機不斷改良,甚至出現無梭織機,也就是使用空氣或水取代梭子來投送,把緯紗「送」到左右布邊就成了。
如果要以一句話來表達梭織工藝,那麼「穿經投緯」再貼切不過了。最簡單的梭織布通常是把縱向的經紗固定成上下兩組,再利用梭子(或水、空氣)引著緯紗左右來回地穿梭在經紗間而織成。總之,沿著梭織機捲布方向的紗線就是經紗。有了主軸的經紗貫穿於中,梭織布匹整個組織還需要一根穿梭於經紗間的紗線,才能構成一塊完整的梭織布,這條橫向的紗線稱為「緯紗」。
對梭織布組織設計者來說,緯紗就像在一塊幅寬確定的平行經紗片上拿著水彩筆的小精靈,藉由一筆筆忽上忽下的緯紗描繪演繹出各種組織變化。常見的平紋、斜紋、緞紋等梭織組織,都是利用緯紗的穿梭變化而成的。現在許多型式的梭織機都具備有「雙緯」以上的投緯設計功能,讓布料能在織造的過程中產生更多的變化,進而衍生出更多的花樣與功能。如果織造加上染色、整理,能讓布匹孕育出花花世界,那麼緯紗就是構成這個花花世界最基本的元素了。
梭織布由經紗與緯紗組成,但是紗線彼此間的相關位置卻可以變化萬千,稱為組織或織紋。在梭織布中,任何一根經紗與緯紗至少應有一個交織點,那麼布中的紗線就不會脫散。因此若用手工投緯,梭織布的組織很容易就可以變成一幅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梭織工廠大量生產的布種中,最基本的三種組織就是平紋、斜紋和緞紋,它們也可稱作三元或三原梭織組織。以基本組織為基礎,另可衍生出許多的變化組織。
平紋梭織組織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組織,布上每一根相鄰的紗線都是一上一下交錯著,外觀看起來頗規律,如果加上不同顏色排列的紗線變化,就可成為條子布或格子布。由於織物結構的關係,平紋梭織組織在單位面積內的交接點比其他組織多,因此它的強度和耐磨性還不錯。平紋梭織組織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大多數的男士襯衫、床單、被單、傘布等,許多薄紗組織與小嬰兒用的紗布手帕也是平紋梭織組織。
斜紋組織的構造是每根紗線至少必須連續跨過(浮或沉在)另外與它垂直的兩根紗線上,而且交接點像樓梯側面一樣連續爬上去或降下來,在布面形成向上或向下的斜向紋路,可以變化出左斜、右斜、跨三根紗的斜紋、坡度較陡的急斜紋、人字斜紋等。大家最熟悉的斜紋組織非牛仔布莫屬,還有工作服的布、毛呢料也很常用,仔細看布中有斜向組織的紋路就對了。
緞紋梭織組織,顧名思義是像綢緞一般的組織。緞紋梭織組織基本上是一種變化的斜紋,只是經紗或緯紗跨過多根(通常最少五根)的垂直紗線後再進入織造交接點,在布面產生一段較長的浮紗,相鄰的許多浮紗層層疊疊地在經向或緯向出現,形成了平滑而有光澤的布面效果。由於交織點較少,布的彎曲、懸垂性也較好,比較柔軟光滑,但是相對來講穩定度和耐磨性較差,在布料縫合的位置容易滑動裂開,而且浮紗容易鉤到造成損傷。緞紋梭織組織因為外觀與光滑的特性,常用來做禮服、衣服內裡等。
針織布 針織的發展是先用手工,後用機器;先有緯編,再有經編,因此目前一般針織物的織造方法可以分為緯編針織和經編針織兩大類。由於針織時紗須同時彎曲和扭轉,以便形成立體型態的紗圈,因此易彎且易扭的紗較適於針織。<單地說,緯編是以「橫向」來回的方式,用緯編機的織針鉤出一個個紗圈,然後把紗圈相互串套起來形成織物。這樣的解釋大家可能還是一頭霧水,但如果想像一下媽媽或奶奶拿著兩根細木棒針,拉著線球上的一根毛線,一上一下地拉線穿針織著毛衣,您大概就能了解,因為這就是最原始的手工緯編方式。
緯編織物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從身上穿的內衣到外衣,或周邊生活用品,都不難發現它的存在。如果您還不會分辨緯編織物,就看看身邊有沒有目前常用的襪子、布手套、毛衣或內衣,因為它一定是緯編織成的。
經編是依布面「縱向」把喂入的一片經紗分別用織針來形成紗圈,相互串套連結而成織物。一根紗沒辦法織造,經編工廠必須有類似梭織準備的整經工程,把許多根單紗整理為平行的經紗片,並捲在經軸後,才能供經編機使用。經編織物產品的種類繁多,應用範圍相當廣泛,很多領域都可看到經編織物,具代表性的經編產品有蕾絲、泳衣、仿麂皮絨等。
布可思衣
古時人類的服裝只是簡單地把一塊布圍繞在身上,或在橢圓形布料的中間開口當作領口套著,或以別針把兩塊布固定在肩膀上。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想出以裁剪及縫製的方式製作服裝。要剪裁縫製服裝,需要的材料有二大類:主料及輔料(副料)。主料指的是布料,無論是梭織布或是針織布,織好之後都會依需求染色整理加工,讓布料有漂亮的顏色,或讓它能夠有像是可以防水、防臭等各式各樣的機能。輔料則包含縫線、帶繩、拉鏈、釦子、配飾等。有了主料及輔料後,就依服裝設計師的需求開始進入製衣工序。
在18世紀以前,服裝的價格昂貴,因為必須先測量顧客身體尺寸,才能依據他決定的款式及素材製作。由於是量身訂做,往往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完成。而這種型態的訂做店,雖日漸被量產的「成衣」所取代,但因為它的規模不大,且針對特殊體型的顧客或較少見的產品(如旗袍或西服),並搭配修改服務,現在偶爾還能在小巷內發現它們的蹤影。
「成衣」是大量生產製造的服裝,意思是「現成的衣服」。現在去服裝店買衣服,不會要求量身訂做,而是去選購喜歡且合身的現成衣服,這些現成的衣服就叫做「成衣」。成衣尺碼已經標準化,一般以男裝、女裝來分別,賦予S、M、L、XL等尺寸。但無論如何,現在市面上販賣的服裝多半是工廠經企畫服裝設計→採購備料→打版放縮→布料剪裁→裁片加工→車縫→整燙→包裝等製程大量生產的,有固定的規格、尺寸、色彩及材質供顧客選擇,顧客可立即取貨。
現在在市面上購買的所有衣服,包含風衣、外套、夾克、襯衫、T恤、毛衣、針織衫、褲子、裙子、洋裝等,無論它們的材質是針織布或梭織布,都可以稱為「成衣及服裝」。
以紡織技藝為基礎所建立的流行服飾產業,演變至今是點點滴滴的人類智慧技術累積。流行是歲月累積所形成的一種現行狀態或習慣,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服裝設計結合了藝術與美學,強調創意與實用性。服裝除了有其實用性之外,也傳遞生活態度、社會趨勢與人類需求。服裝是創意文化的累積;是社會動態的縮影;是歷史舞台的代言人;是季節循環的焦點。當大家穿出個性的同時,或許能稍稍思考,看似得來容易的衣服,中間的過程是多麼的不容易。
(資料來源:紡織品入門手冊,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