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數位學習與「磨課師」:導言

103/11/18 瀏覽次數 10851
2013年初教育部資訊與科技教育司宣布推動「磨課師」計畫,將編列四億元經費在台灣推廣MOOCs,接著全球三大數位學習平台之一的Coursera也和台灣大學合作推出磨課師課程,相關新聞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例如〈搶攻線上教學,教育部推磨課師〉、〈數位學習平台計畫結盟,提升國內高中職學生英文與自我學習能力〉、〈「中文起飛計畫」數位培訓課程,培育種子師資,客制化、在地化數位課程〉、〈高中職推閱讀,數位學習列重點〉等,多數新聞主要為海外華語數位學習推廣、異業結盟、教育方向,或是舉辦相關競賽以促進民眾和廠商的創意。
 
依新聞報導,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楊鎮華曾表示,教育部推出「磨課師(MOOCs)」計畫,預計會有台大、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清、交、陽明、中央)、台灣綜合大學系統(成大、中興、中正、中山)、台灣教育大學系統(師大、各教育大學)加入,初期目標是十五校,希望能在一年內達到一百門課程,期盼搶攻華文數位學習市場。
 
「磨課師」計畫展現的是科技與教學結合,帶來了新的數位學習方式,學生與老師間的學習氛圍與方式也能夠更輕鬆、自在。逢甲大學前任校長、教育部「磨課師」計畫的總主持人劉安之教授,就對於科技進展與數位學習結合的政策發展,以及未來推展充滿樂觀和熱忱。
 
楊鎮華說明,國內外許多大學採取開放式課程(OCW),把課程上網,通常是一鏡到底,只是把老師授課全程錄下;但「磨課師」這種最新發展出來的線上學習模式,每五至十分鐘進行分段課程,每個單元必須通過線上練習及評量才能進入下一個單元,有利於自我快速學習及自修。
 
劉安之也說,這樣一來學習會更有效率。目前美國史丹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都有推出自己的MOOCs品牌,但都以英文為主,教育部打算打造第一個華文品牌。
「磨課師推動後,學員不用進頂尖大學,也能上頂尖的課。」楊鎮華表示,初期課程以基礎科學為主,例如計算機概論、微積分、英文、物理等,之後再逐步推廣。
 
劉安之也說,磨課師課程目前主要推出基礎普遍的先修課程,強調互動的教學方式讓師生間能帶來更好的教學品質,亦能讓老師向上提升、維持競爭力。
 
磨課師在台灣發展的現況,劉安之說,就是要「向下扎根、向外發展」。目前除面臨製作成本高的疑慮外,一位老師對多名學生(幾百名到上萬人數)的教學品質也有待確認。然而善加應用資訊科技,完善的平台建制與軟硬體配合,都有助於教學人力的減省,讓教學資源更流暢的傳送,因此,磨課師的建制與推行仍有待各方的努力,希望能在教育資源上建立實質立足點的平等。(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世新大學廣電系
採訪對象:劉安之|教育部磨課師計畫總主持人、逢甲大學前校長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