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猛禽–東方蜂鷹
98/10/13
瀏覽次數
30365
劉小如|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猛禽
日間活動的猛禽包括鷹、鷲、鵰、鵟、鷂、隼等,都是生態系裡的最高階掠食者,也常被認為是生態系裡的旗艦物種。因為外形威武、行為勇猛、動作迅捷,許多社會認為猛禽具有尊貴、威武、無敵、精準等特質。歐洲中古時期的武士常選用猛禽做為家族的標誌,也有很多國家的國徽、錢幣採用猛禽為圖騰。亞洲各地的勇士在打獵時,若能在手臂上架著馴養的猛禽出發,好像也平添了一份豪氣。即使今天在台灣,不少場所還是喜歡用猛禽雕像或畫作來裝飾討份吉利。
全世界共有三百多種日行性的猛禽,除了南極以外,各大洲都有。猛禽的特色包括嘴成鉤狀、爪甲銳利,兩隻眼睛在臉的較前方,這點和大部分鳥類兩隻眼睛分別位於頭的兩側有極大的不同。一般鳥類兩眼所見的影像並不重疊,但猛禽可以像人一樣判斷三度空間,加上視力敏銳,常可以很遠就發現獵物,正確地判斷相對位置,進一步追捕取食。
蜂鷹的食性
一個動物每天需要多少食物維生,和牠的體重及生活方式有關。一般來說,體型比較大的猛禽,獵物通常也比較大,例如金雕的體重可以到 7 公斤,牠會獵捕小鹿、小羊、兔子等小動物為食。而遊隼的體重頂多是 1.5 公斤,牠的食物主要是鴿子、雉雞或其他小型鳥類。
但在這種通則下,蜂鷹屬(Pernis)的猛禽卻是例外。蜂鷹的體重大約是 1 公斤,兩隻翅膀張開約有 1.35 米,但是牠們卻以體型最多僅有幾公分長的蜂類幼蟲和蛹為主要食物。獵物這麼小,顯然每隻蜂鷹每天需要吃相當數量的蜂蛹和幼蟲才能滿足需求。幸好自然界有許多社會性的蜂類,蜂巢中常有相當數量的幼蟲和蜂蛹,讓蜂鷹每找到一個蜂巢,就可以連續吃到不少隻蜂蛹或幼蟲。不過當環境中的蜂類數量很少時,蜂鷹也會吃蜥蜴、蛇、蛙類、鳥類等小型動物,只是蜂類還是占最大宗。
世界上共有 3 種蜂鷹,臺灣的蜂鷹是東方蜂鷹(P. ptilorhyncus)。筆者和研究伙伴這幾年研究牠們的生存需求,發現東方蜂鷹的覓食行為十分有趣,曾經多次看到蜂鷹停在樹枝上東張西望,顯然在尋找蜂類。根據歐洲研究人員的報導,歐洲蜂鷹會觀察蜂類活動,隨著採完蜜要回巢的蜂類找到蜂巢,由此獲得食物。可惜還沒有機會親眼看見東方蜂鷹追隨著蜂類找到蜂巢。
蒐集到的資料顯示,在臺灣中部和北部的東方蜂鷹,最常掠食馬蜂或異腹胡蜂的巢,尤其以和馬蜂、烏胸馬蜂及變側異腹胡蜂為主要食物。這些蜂巢約有飯碗大小,蜂鷹通常會把蜂巢整個摘下帶到枝上取食或餵給巢中幼鳥。臺灣中部的東方蜂鷹也會掠食兩種虎頭蜂的巢,只不過虎頭蜂的巢通常很大,東方蜂鷹並不會把它摘下,而會在找到蜂巢以後連續好幾天前往取食,直到蜂巢被吃到只剩下基部為止。
因為虎頭蜂的巢有一層保護層,東方蜂鷹從外面看不見虎頭蜂的幼蟲和蛹,必須把外殼打破才能看到裡面平行排列的巢片(巢脾),才可能吃到食物。蜂鷹攻擊虎頭蜂巢的方式是飛過去用爪衝撞蜂巢,然後立即飛走。這時虎頭蜂會大量從裂縫湧出禦敵,但在東方蜂鷹連續攻擊三、四次以後,可能因為虎頭蜂四處尋找敵人,巢邊的虎頭蜂數量似乎有所減少,這時東方蜂鷹就會棲在巢邊開始取食,有時吃累了甚至會倒掛在蜂巢上休息,之後再繼續取食。
若虎頭蜂的巢夠大,有時甚至會同時吸引四、五隻蜂鷹前來,分別從不同方向取食蜂巢裡的食物。若在破壞過程中能把虎頭蜂的巢片扯下來,有些東方蜂鷹也會叼著蜂巢片飛到較遠的地方食用。
可能因為不需要制服並抓穩大型獵物,東方蜂鷹的爪子不像其他猛禽那麼粗壯,也比較直、比較長。另外東方蜂鷹的頭部比較小,適合伸到縫隙中探索蜂巢,加上臉部緊密短小的羽毛,也降低了被蜂類鑽入羽毛中挨螫的危險。
東方蜂鷹是否怕蜂螫還是個謎,曾看見不少虎頭蜂在東方蜂鷹身上爬來爬去,牠們依然自顧自地取食。對於蜂農飼養的一般蜜蜂,更常任其在身上爬動,並不在意。但也曾看見一隻東方蜂鷹從樹林中衝出來,後面緊跟著一群體型相當大的蜂類,直到蜂鷹快速飛到高空,才把這些尾隨的蜂甩開,但無法判斷哪一種蜂能凶猛到讓東方蜂鷹落荒而逃。
遷移和居留
在歐亞大陸高緯度地區繁殖的蜂鷹,基本上都是候鳥。臺灣的賞鷹人士每年會計算經過臺灣南遷的東方蜂鷹數量,因此知道東方蜂鷹是秋天經過墾丁南下的猛禽中數量第三多的鳥種。雖然如此,東方蜂鷹在臺灣出現的紀錄卻涵蓋了一年中的每一個月。這些紀錄過去一直被認為是秋天到達同時留下來過冬的冬候鳥,或北返繁殖的路途中在臺灣逗留較久,以便補充體力的春過境鳥或冬候鳥。
直到這幾年用無線電追蹤,才發現原來除了大量的春秋過境鳥之外,還有一批會終年留在臺灣的東方蜂鷹留鳥。令人不解的是,臺灣有眾多眼睛銳利的賞鳥人士和積極投入的攝影者,早年更有本領高強的鳥類標本採集者和養鷹人四處活動,為什麼過去沒有人發現臺灣的東方蜂鷹是會在臺灣繁殖的留鳥呢?還是說東方蜂鷹在臺灣定居繁殖是近年才發生的事?
目前正積極研究臺灣的留鳥族群和候鳥族群之間是否有遺傳分化,期望能判斷臺灣的東方蜂鷹大約是何時開始定居在臺灣。日本鳥類學者發現在日本繁殖的東方蜂鷹會在秋天渡海到中國大陸,由陸路進入中南半島,穿越麻六甲海峽後,在南洋過冬。春天北返的時候,這些鳥會循南遷的路程北返回到日本繁殖。這項研究結果顯示,臺灣的東方蜂鷹和日本的南遷族群完全無關,因此我們正在研究遷移時經過臺灣的東方蜂鷹會在何處過冬,春天時又會到哪兒繁殖。
棲地利用
使用無線電發訊器追蹤東方蜂鷹的活動,發現東方蜂鷹一年中造訪的地區非常遼闊,至少追蹤的鳥在一年中會利用到 192 至 413 平方公里的範圍。不同個體利用的面積不同,推測應該和牠活動範圍中蜂類的數量有關。野外工作人員曾經屢次設法調查研究範圍內的野蜂數量,但可惜要在濃密的植被中找到蜂巢十分困難,以至於還無法分析蜂鷹活動面積大小是否和各地野蜂數量有關,但由此可以看出蜂鷹的眼睛和注意力遠高過一般的野外工作人員。
東方蜂鷹每個月活動的確實地點雖然並不完全相同,但各年間相同月分卻常會出現在相似的地點,對各地區的利用似乎展現一種規則性。推測東方蜂鷹的活動模式和各地的植物、果樹及作物類別有關,當一地的花朵盛開時,前來採蜜的蜂類必然很多,也因此吸引東方蜂鷹前來獵捕食物。當一地的花朵期結束後,在該地活動的蜂類數量必然也會減少,當地對東方蜂鷹的吸引力自然也會降低。若各地的植物、果樹或作物類別穩定,每年各地開花的季節必然也會相近,東方蜂鷹被吸引到各地覓食的季節也因此類似。
養蜂業者和東方蜂鷹
臺灣的養蜂業相當發達,一個蜂場的規模可以有數十到數百個蜂箱,在旺季時,一個蜂箱裡面可以有數萬隻蜜蜂。大部分養蜂人會一年到頭帶著自己飼養的蜂箱與自己的家人,隨著不同植物的花季而四處奔波,真可說是「逐花」而居,靠著照顧蜜蜂來生產蜂蜜、蜂王乳和花粉。
在臺灣以飼養蜜蜂為主業的人約有 1,000 戶,他們對蜂箱的管理非常專業,會定期檢視蜂箱裡蜜蜂的狀況,把在箱蓋上或其他不合適的地方的蜂巢割除。有時養蜂人也會除去蜂箱中多餘的雄蜂幼蟲,讓工蜂集中精力採蜜、飼養其他的工蜂。這些割下來丟棄的蜂巢碎片中常包括了大型的幼蟲或蛹,也就成為東方蜂鷹很容易獲得的食物。因此東方蜂鷹除了尋找野生蜂之外,也會到養蜂場覓食,尤其是缺乏食物的冬季。
曾見到十幾隻東方蜂鷹在蜂場上空盤旋,或停棲在蜂場四周的樹上等待,一旦蜂農結束工作離開蜂場,東方蜂鷹就陸續下到蜂箱上或地面,尋找被丟棄的蜂巢片做為食物。蜂場主人通常並不排斥東方蜂鷹到蜂場覓食,因為蜂鷹吃的主要是工作人員隨手丟棄的巢片,但有時東方蜂鷹也會吃蜂場主人提供給蜜蜂吃的花粉團,或打翻蜂箱中收集花粉用的盒子,讓蜂農蒙受一些損失。
近年來已經有很多人希望到蜂場觀看東方蜂鷹,若是蜂農可以酌收門票,提供有關養蜂、蜜蜂和蜂鷹的解說,並展售蜂蜜等產品,同時負責管理遊客行動,降低遊客被蜂螫的危險或對東方蜂鷹的干擾,則一方面可以增加收益,另方面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
面臨的災難
蜂農、蜜蜂、植物和花朵是一個由生物與人類社會組成的系統,是生物多樣性資源帶給人類生態及經濟利益的最佳案例。蜜蜂的辛勤工作,對各種植物的授粉,包括對荔枝、龍眼等重要果樹的結果與生產量,有不可或缺的貢獻。蜜蜂、蜜源植物、蜂農、花果產量和果農之間,無疑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東方蜂鷹更豐富了這一系列的關係。若沒有蜂農以目前的操作方法定期照顧蜂箱,無意間提供了東方蜂鷹替代性的食物,臺灣的東方蜂鷹數量可能沒有目前這麼多。
近年來歐美各國的蜜蜂出現了生存上的災難。2006 年秋天以來,美國有些地區的蜂農發現蜜蜂群數短期內降低了 50 ~ 90%,死亡的蜜蜂隻數以百萬計算。德國政府發現德國西南部農民使用「可尼丁」(clothianidin)殺蟲劑處理玉米,導致 11,000 個蜜蜂族群數量降低。去年 5 月主管單位曾下令 6 個月內不准種植被可尼丁或其他 3 種殺蟲劑處理過的玉米,同時也禁止以 8 種殺蟲劑處理各種種子。
德國政府更針對不同種子的處理與種植方法,公告了詳細明確的規定。包括不得用某些類型的農具種植農藥處理過的種子;不得在風速超過每秒 5 公尺的時候種植這類種子;在種植用農藥處理過的種子時,必須把種子及種子接觸過的塵土完全埋入土中以免被風吹散等。
德國禁用的 8 種農藥中有一種叫益達胺(Imidacloprid),是一種在臺灣使用量相當高的農藥。有些臺灣的蜂農認為臺灣的蜜蜂數量也在減少,但臺灣各年共有多少蜂農和蜂箱,迄今似乎並沒有精確資料可以比較,因此較難判斷臺灣的蜜蜂是否也面臨了相似的災難,以及若有災難,災難可能的嚴重性。
臺灣的蜜蜂養殖業分布非常密集,而對農藥種類和使用量的管理一直不盡理想。若是臺灣的蜜蜂也像歐美的蜜蜂一樣展現生存危機,除了果樹等農作物會隨著減產以外,東方蜂鷹也必然會是一個間接受害者。
致謝:林務局及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支援東方蜂鷹研究經費,中部地區多位蜂場主人容忍我們一再騷擾,研究團隊成員努力不懈,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