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美國抗議加國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選址
102/12/18
瀏覽次數
9949
張時健
|
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傳播研究所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科學教育所
新聞報導
政府的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常會遭到在地居民以「別放我家後院」的理由抗議,只好選在無人荒地。但加拿大安大略省最近計畫興建地底680公尺(2,230英尺)的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場,以貯存國營電廠低強度核廢料,位置離著名風景區休倫湖(Lake Huron)不到1.6公里。官方認為1960年代以來產出、存放在地表的放射性廢棄物需要永久貯存,該計畫正是最安全的辦法。
臨近棄置地點的金卡戴恩(Kincardine)等社區強力支持此計畫。當地的布魯斯電廠(Bruce Power complex)是全球最大核電廠,核能產業提供居民工作機會。該區區長克拉墨(Larry Kraemer)說,居民大多不擔心,因為放射污染風險「低到無從想像。」
當地的沙金海岸(Saugeen Shores)是著名觀光景點,商業發達,人口稠密,該區商業公會主席羅賓斯(Joanne Robbins)也認為居民不會像外地人一般地直覺反核,「因為我們和核能產業共生。」
安大略電力公司是專門處理核廢料的國營事業,負責執行此計畫。發言人凱利(Neal Kelly)表示,該公司多位科學家與工程師已研究多年,認為這對環境或民眾無害。該計畫將只存放低放射性廢棄物,比如核電廠使用過的清潔用品焚化後的灰燼;高放射性核廢料暫不存放。
較大的反對聲浪來自加拿大其他地區及美國,特別是同樣位在休倫湖畔的美國密西根州。批評者不相信放射性廢棄物在地底深處就安全無虞,雖然官方保證固化後的核廢料可保4億5千萬年安定。抗議者強調,美國與加拿大都承受不起大湖遭污染的風險。密西根州兩名參議員要求美國國務院必須介入此事,許多團體與公會也群起抗議。住在沙金海岸的費南德茲(Beverly Fernandez)發起網路線上請願,得到42,000份連署。但她坦承,連署者大多數不是本地人。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國際原子能總署認可將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於地下,並予以多重防護,包括固化、存於廢棄物容器、排水設施等工程保護及自然條件阻絕輻射外洩等。這樣的處置場全球有80處,分在34個國家。
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的選址,須經遴選、環境影響評估兩階段。遴選時須做潛在場址調查、篩選,以及公告、地方自願場址申請。這階段,在地居民的接受意願將是選址的關鍵因素之一。
環境影響評估階段則須評估設施對於環境是否有不良影響,以及有關地質、水文和處置設施安全評估。安大略電力公司的專家表示,放射性廢棄物將放在不透水容器中,之後放在堅硬岩盤下約2,230英呎處。最終處置場址地質條件有厚達600英呎的岩盤。
但是物理學家、也是工程師的羅德(Charles Rhodes)指出,由於這個場址位於大湖區,因此地下水滲入並淹滿廢棄物場址最短只要1年,一旦地下水受污染,就會通過岩石隙縫滲入湖中,造成水域大面積汙染。此點顯示這個場址選定能否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有其疑慮。(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2013年12月)
責任編輯:
張春炎 |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
卓亞雄 | 聯合報
審校:
胡元輝 |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放射廢棄物(3)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6/30
睪丸怕熱是真的!熱中暑可能讓生殖系統全面當機
張菁萍 教授
|
奇美醫學中心腦心血管研究室主持人
儲存書籤
114/03/28
極端降雨來了,AI 如何預測並預防邊坡崩塌?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6/30
別讓防曬美意變環境負擔!看農業廢棄物如何變身科技材料,吸附水中有害環境荷爾蒙
余國賓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儲存書籤
114/06/30
「防曬神隊友」變「皮膚殺手」?揭開奈米氧化鋅的雙面謎團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