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啟蒙?知識建構?與博物館的誕生

107/02/07 瀏覽次數 5058

十八世紀的歐洲,充斥著啟蒙精神與理性主義,這是伏爾泰、梭羅與狄德羅匯聚的時代,各種學門成立,歐洲人開始分類知識、建構其對世界的理解,這也是百科全書、現代博物館發明的時代(例如: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9,羅浮宮成立於1793年)。博物館從十六世紀的「奇珍異寶展示室」發展為以展示百科全書式的知識為目的,把從世界各地蒐集而來的器物加以排列、分類,展示,用以啟蒙、公開展示於公眾。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博物館與博覽會儼然成了許多學說理論的實驗室,透過對器物與人種的分類與展示,來演繹理想的知識理論如達爾文的演化論、考古學的三期說、人類學的文化相對論、地理學的傳播論等。然而,博物館真能與啟蒙精神與知識真理劃上等號嗎?在本次演講中,我將化身為導遊,帶領聽眾走進十八世紀英國的博物館,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博覽會時代、最後落腳二十世紀的「普世博物館」概念,並以埃爾金雕像與貝寧青銅器為例,重新思考博物館所宣揚的啟蒙知識與普世價值。

 

根據國際博物館學會在 2007 年的宣言,博物館是一個以社會服務為宗旨的非營利常設機構,具有保存、研究、交流與展覽人類與其生活的自然環境,有形和無形的遺產,並且是以教育、學習及娛樂為目的。然而自 18 世紀開始,歐洲國家成立的博物館,起初卻是為了展示殖民統治力量,鞏固國家認同的需求而設。本講次帶領聽眾走過三百年的博物館史,並藉此重新思考現代博物館所宣揚的啟蒙知識與普世價值。

 

講演綱要(整理撰文|高英哲)

 

所謂「啟蒙」,就是重新檢視既定的價值觀與思想,希望能夠藉此使得人們,從無知與迷信中解脫,進而促進自由與進步的生活。狄德羅 (Denis Diderot) 在 18 世紀編纂的《百科全書》 (Encyclopédie) ,便是啟蒙思想集大成的文字產物;而繼承啟蒙時代理性氛圍的博物館,則是藉由搜羅世界各地文物加以保存,具體化地「展示」百科全書的內容。

 

博物館在最早的時候,比較像是「奇珍異寶展示間」,主要是貴族獵奇跟炫富所用;圖書、標本跟文物,全都雜亂地堆放在一起,沒有系統化的整理分類。直到以 17 世紀英國博物學家斯隆 (Hans Sloane) ,身後捐贈給英國的七萬多件藏品為主,據此成立並在 1759 年對公眾開放的大英博物館,才開始把博物館的館藏(以及相對應的知識系統)分門別類。比方說以動植物標本代表的自然世界,就以林奈 (Carl von Linné) 借鑑理性與經驗主義,所建立的分類體系為基礎,對自然世界進行階層排序;知識系統進行分門別類的作法,也就從這裡開始。

 

博物館的藏品來源,除了靠斯隆這類大收藏家捐贈以外,也得靠考古或掠奪等等手段,到世界各地收集。這就必須跟當地人打交道,往負面的方向發展時就會發生武裝衝突,但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對當地人有所瞭解,而收集到的文物也必須據此來進行分類,因此促進了民族學的發展。 1851 年始於英國倫敦的世界博覽會,便是以地理作為分類依據,系統化公開展示文物的活動。而在當時就有把各地人種當成「文物」,送到博覽會場進行展示的行為,意味著把世界知識按照地理進行分類的思想,也延伸到人種上面。

 

因此 19 世紀的博物館,雖然對公眾開放,然而實質上是一種國家權力的展示機器,博物館的概念跟民族國家緊緊地扣在一起。直到美國人類學之父博厄斯 (Franz Boas) ,主張人類學研究應該根據部落文化排列組合,以呈現每個群體個別風格的「文化相對論」,這種把人種跟文物一樣,放在演化論的脈絡下品頭論足排高下的觀點,才逐漸有所改變。 1990 年代的新博物館學, 2000 年代的去殖民化運動,都是博物館近期對於「普世博物館」這個概念的反應與變革。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