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災難醫學(五):氣候變遷下的防疫問題

103/06/04 瀏覽次數 11809
自1961年後,台北市由一年最低溫超過25℃的天數為35天,至今已經超過100天,坐在冷氣房,妳可能感受不到暖化的影響,但是對疾病傳播而言,就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了。氣候變遷之下,究竟公衛體系與全民共同防疫之時,面臨到哪些新的挑戰?我們又可以怎麼媒合科技發展與現實課題?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金傳春教授指出,因地制宜的策略與公衛體質的改良,是長期因應氣候變遷的防疫關鍵。
 
極端溫度及降雨 擴大疾病傳染區域
 
2012年,金傳春在台灣醫學期刊發表《氣候變遷與傳染病的流行趨勢:公共衛生的挑戰、因應及管理》,便指出談氣候變遷對傳染病流行的影響之前,需要先弄清楚傳染病的在地脈絡,譬如台灣在夏季流行登革熱、冬季至春季則是腸病毒的常態流行期,目前這些傳染病的防疫瓶頸何在?才可以進一步談如何避免使極端氣候更為雪上加霜。
 
極端降雨方面,暴雨會增加病原進入水源的機會,居民也容易因為避難或遷徙接觸到受病原汙染的水體,增加水媒傳染病的發生機會,進而擴散傳染病區域。
 
2014年,H5N1的風險仍然存在,H7N9的疫情又來勢洶洶,3月5日山東和香港又各自再添一例H7N9,至今全球共有381例,其中372例發生在中國大陸,往來中國大陸的朋友不得不多加提防。
 
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禽流感在氣候變遷之下,增溫減少病源在宿主體內成長時間、延長適合疾病傳播的時間、更多地方適合病毒生存,也因此增加了人類通勤傳播病毒到新區域的機會,此外,候鳥因氣候變遷改變遷徙模式,也會增加流行性感冒傳播至新區域的機率。
 
雖然H7N9的傳染源及傳染途徑尚未具備充足證據,一般科學家認為,禽流感病毒會存在於受感染禽鳥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中,人類主要是透過吸入及接觸禽流感病毒顆粒或受汙染的物體等途徑而感染。暖冬雖然減少呼吸道病例數,但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地區,反而會損傷人的呼吸道黏膜,增加疾病發生率。
 
海平面上升 沿岸地區應首先溝通
 
在海平面上升的趨勢下,民眾應該注意什麼?金傳春指出,在沿岸的氣候變遷調適上,政府的風險溝通顯然不足。台灣過去在風災的風險溝通上有較多的著墨,但是沿海地區、低窪地區也都應該進行風險溝通,「知識分子發表的文章跟現實是有落差的。」除了在科學研究室中生產數據,告訴民眾有哪些風險需要注意,也是科學家應該投入的地方。
 
風險溝通的層次可以分成政府單位和一般民眾,譬如暖冬的情況下地方衛生單位需要儲備不同分量的疫苗,這是由政府執行的,但是沿海地區在未來面臨的疫情風險卻是由在地居民所承擔。
 
就像當年政府在蘭嶼造房子,但居民不願意進去住,因為太熱了;又如莫拉克風災後從那瑪夏遷居大愛園區的原住民,也表示環境過於悶熱,難以在二十個年頭的農業生產後,轉到都市謀取正職工作,但山下的消費水平又較高。這些經驗都提醒台灣政府,溝通與討論應從平時做起。
 
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島國受到全球暖化波及,台灣有很多填海造陸的地區,包括雲林台西等地區,未來真的海水上升的時候,居民要搬遷嗎?生計活動又應該如何調配?政府從平常就應該知道民眾的想法,考慮不同的調適措施,例如設計高腳屋等,若等到淹水的時候才做將則為時已晚。
 
由被動轉主動 以體質改良因應氣候變遷
 
氣候變遷有別於災區防疫,需要透過體制改革,使國家整體體質得以具備調適能力。在公共衛生當中,風險溝通是一種雙向資訊的提升,過去一手的疫情資訊都是只有官方才能看到,但是當疫情爆發的時候,疫情傳播速度遠快於政府釋出消息的速度。
 
金傳春指出,在民眾這端,需要提供充分的症候說明、防治辦法、即時疫情數據;在疾病管理這端,要提升疫情掌握的精確度,就必須擺脫過去被動偵測的思維,民眾具備症候知識的條件下推行「主動偵測」。
 
例如金傳春帶領研究團隊架設「防疫先鋒」網站,除了即時更新傳染疾病相關的訊息,也提供一個平台讓民眾能上網回報「臨床病徵」,專家便得以知道哪些地點是傳染病症侯的熱區,再派遣醫護人員前往熱區進行篩檢及實驗診斷,這種「主動偵測」的方式突破傳統等病人看醫生才獲知病例的被動偵測。
 
目前大多數的國家的傳染病偵測仍是被動偵測,台灣經歷過SARS之後,在人傳人的傳染病已經開始改良為主動偵測,然而在人畜共通或牲畜的傳染病卻仍缺乏,往往釀成一級產業民眾的經濟損失,例如現在豬禽的痢疾便為被動偵測,等到吃出問題才去找來源,含有病菌的豬肉可能已經運銷到全台各地了。
 
透過產官學合作,主動偵測可分為從「症候群偵測」到「實驗診斷」兩個階段。以畜牧業為例,由畜牧業的職業工會推動症候群偵測宣導,呼籲民眾要主動通報才能獲得補助,這是症候群偵測階段;找到症候熱區後,再由檢驗單位到熱區實地執行實驗診斷是第二階段。
 
過去民眾可能因症狀不嚴重而延誤就醫,疫情的掌握也因此延遲甚至過於低估,現在有了主動偵測的策略,搭配網路和正在研發的手機應用程式,讓民眾可以出現輕微症狀時回報症候,讓防疫先鋒進行初步的評估,也同時讓疾管單位及早掌握疫情。
 
總和來說,台灣的氣候變遷對未來傳染病流行影響較大的是海平面上升、極端溫度變化與極端降雨,尤其後兩項考驗公共衛生的準備及緊急應變能力,即便用科技的方法製作疫苗,也不可能快過病毒變異的速度,基礎的防疫教育極為重要,衛生風險溝通需要更高度的社會使命感來推動。
 
金傳春也呼籲國家應該讓有經驗、有能力的人執行國家的重大計畫,力除走後門、靠關係等陋習,更應重視跨領域專業的人才培育。(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