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於都市的原住民族學生,與部落的連結經常相當薄弱。這些學生在主流教育體制下,也少有機會接觸自己的族群文化。如何在中學教育當中,引導都市原住民學生重建與部落的連結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沈淑敏教授與樹林高中原住民專班(下稱原專班)師生合作,開發了一套原住民視角的地理與環境教育課程——「部落與我」。這套課程帶領都市原住民學生,以「部落為本學習」與「探究導向學習」的模式,學習原住民族知識,並重建與部落的連結。
原住民族知識與主流教育體制
近幾年,許多學者積極推動「原住民族知識體系」的重建,探討原住民族與自然環境互動下形成的知識體系。沈淑敏教授指出,原住民族知識與現代西方學術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西方現代學術是從局部到整體,先研究個別部分再拼湊出對整體世界的認識;原住民族知識則是從整體到局部,透過對世界整體的理解,形成對於世界各部分的認識。
沈淑敏教授提及:「原住民族的科學是鑲嵌在整個知識體系中,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與其宇宙觀、價值觀和資源管理體系環環相扣,與主流知識體系的領域和學科劃分截然不同。」
然而,原住民族學生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建立在主流知識體系上。而且,原住民行政區的學校以國中以下為主。原住民學生讀到高中以上者,多半要離鄉就學,少有機會返鄉,甚至對於部落不熟悉。
十二年國教 108 課綱提供了新契機,不但強調「素養導向」的教學原則,也將「原住民族教育」列為 19 項議題之一。在這樣的契機之下,沈淑敏教授與樹林高中原專班合作設計「部落與我」的課程。
「部落與我」課程
「部落與我」課程的核心目標,在於強化「部落連結」。沈淑敏教授指出,部落不但是原住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也是「孕育原住民族知識結構的場域」,若要幫助學生增強與部落的情感,首先要讓學生熟悉部落,進而逐步「再認識」部落,增強「地方連結」。
這項課程預期學生能觀察部落地景或地方特色,辨認部落社會或環境議題,蒐集部落一手與二手資料,善用地圖、圖表或照片呈現部落的人事與涵義,以及覺察自己與部落連結關係的變化。學生須在課程尾聲發表一份稱為「部落摺頁」的作品,內容包含部落生活地圖及部落議題探究。
「部落與我」不僅在教室內上課,也安排戶外教學。例如,先帶領學生在校園學習辨認野菜與民族植物,接著到新北市樹林區鹿角溪人工濕地觀察植物,而後拜訪桃園市大溪區的阿美族崁津部落,在菜園中請教耆老野菜的用途與種植方式。
「部落與我」課程以「由近而遠」的策略安排教學活動,首先在 (1)樹林高中校內上課,接著前往學校附近的 (2)鹿角溪人工濕地戶外教學,而後前往桃園市大溪區的 (3)崁津部落向耆老學習。逐步引導學習後,學生再利用寒暑假回到 (4)各自的部落踏查。圖片來源:沈淑敏教授提供
此外,學生需利用寒暑假返回部落踏查,蒐集一手資料,製作「部落摺頁」作品。沈淑敏教授引用樹林高中老師的這段心得:「為了要做出部落的摺頁,學生只好回鄉,但在回鄉訪談的過程中,卻激發出學生覺得『我能為我的部落』做些什麼,而這個『覺得』讓學生的部落不再只是他口中的名詞,而成了真實的家鄉,也成了未來他們想努力的方向。」
這項課程的教學策略,是「由親而疏」、「由近而遠」。例如,戶外教學的課程,首先在樹林高中校園進行,接著安排至鹿角溪人工濕地,最後再到都會郊區的崁津部落,即體現了「由近而遠」的教學方法。在循序漸進的引導下,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至自己部落的踏查,進而認識部落與覺察部落議題。
沈淑敏教授說明:「對絕大多數原專班學生來說,這是第一次完成一份關於自己部落兼具知性與感性的作品,更是第一次在近百位師生前,介紹自己部落議題或族群故事。」
樹林高中原專班學生製作部落名片(左)以及至崁津部落向耆老學習(右)。圖片來源:沈淑敏教授提供
「部落為本學習」與學科教學的關係
「部落與我」與一般學科教學的關係為何呢?沈淑敏教授提及,此課程屬於「部落為本學習」或「現象為本學習」的教學模式,具有統整課程的特質。課程所涉及的「地景」、「環境」、「地方」等概念,是大多數環境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概念。
不過,這項課程仍以學科的大概念為骨幹。沈淑敏教授認為,課程雖然鼓勵打破學科界線,幫助學生發展問題解決能力,但目的不在於取代學科教學,而是於既有的學科教學基礎上加入新元素。課程的每個單元都有相對應的學科概念,如此一來,學生可透過部落情境來深化學習經驗,而不會增加太多學習負擔。
將課程內容與學科概念對應,還有另一個好處,是幫助師生理解原住民族知識的特質及當代意義。沈淑敏教授引用樹林高中教師的心得:「這幾年從事環境教育,才發現原來部落裡長久依賴自然環境所衍生出來的自然觀,是這麼地呼應我們現在所追求的永續。」
各校教師若要設計類似的課程,也許會擔心自身的原住民族文化素養不足。不過,沈淑敏教授認為:「其實只要認同原住民族知識的價值與原住民族教育的意義,秉持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增能,從『為誰而教、 為何而學』出發,根據『學什麼』、『怎麼學』決定『如何教』,讓學生在良善的教學互動中,樂於應用所學『完成』作品, 相信將會看到學生超出預期的學術表現與原住民認同。」
「部落與我」建立在學科的大概念之上,而各學習單元可獨立運作,容易轉化教學。沈淑敏教授期盼,各界教師可參考「部落與我」的課程架構,根據其教學對象,加以轉化教學。
本著作係採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 授權.
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 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
閱讀授權標章或
授權條款法律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