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衛星影像預測蝗蟲遷徙

104/12/07 瀏覽次數 20476
飛蝗經由腿節摩擦進而刺激蝗蟲腿部分泌聚集荷爾蒙。(影片來源:楊正澤)飛蝗經由腿節摩擦進而刺激蝗蟲腿部分泌聚集荷爾蒙。(影片來源:楊正澤)
 
2015年8月5日民視新聞國際焦點報導:「俄羅斯南部的阿斯特拉罕(Astrakhan)因氣候乾旱,正遭受30年來最嚴重的蝗蟲大軍侵襲,目前蝗蟲仍然繼續往俄羅斯南部移動,鄰近的哈薩克(Kazakhstan)、卡爾梅克(Kalmykia)、伏爾加格勒(Volgograd)等地區也受到蝗災影響,該農業部單位束手無策。」若能透過蝗蟲繁殖區的資料分析來預測或監測蝗蟲的發生或遷徙途徑,或許能減少農作物的損失。

一項由法國農業發展研究機構(CIRAD)的Dr. Michel Lecoq、塞內加爾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Dr. Aliou Diongue、阿爾及利亞國家保護機構的Lazar Mohammed及中興大學楊正澤教授一同發表在昆蟲學進展(Advances in Entomology)之研究報告,整合43年以來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阿爾及利亞(Algeria)蝗蟲監測數據,以衛星Landsat 7 ETM+ Terra MODIS的遙感光譜數據,對散居型沙漠飛蝗(solitary desert locust)繪製緩解期(remission periods)的繁殖區範圍,用以預防性管理及監測蝗蟲族群的位置。
 
飛蝗在發育過程中會因族群密度變化,由散居型轉變為具有長途遷徙能力的聚集型,兩者在外表形態、生理及行為均有所不同。(圖/Burrows等人,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2330837)飛蝗在發育過程中會因族群密度變化,由散居型轉變為具有長途遷徙能力的聚集型,兩者在外表形態、生理及行為均有所不同。(圖/Burrows,Epigenetic remodelling of brain, body and behaviour during phase change in locusts
 
飛蝗在發育過程中會因族群密度變化,由散居型(solitary phase)轉變為具有長途遷徙能力的聚集型(gregarious phase),兩者在外表形態、生理及行為均有所不同。全世界已知20種飛蝗,記錄中以非洲和亞洲沙漠地區的沙漠飛蝗Schistocerca gregaria (Forskål, 1775)危害最嚴重(蕭茲方,2000)。中國蝗災則是東亞飛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為主,日據時代的臺灣也曾發生東亞飛蝗危害農作物的記錄。

透過衛星影像分析沙漠飛蝗的繁殖區,主要集中在乾河谷及降雨集中區或蔓延區。由於蝗蟲族群大量增加與氣候有關,故長期監測氣候變化及蝗蟲繁殖區的族群動態,或許能在大發生前透過各種防治達到管理與控制。該研究提供了衛星監測的資訊,提前發現沙漠飛蝗的聚集,大大提高監測的效果,達到害蟲發生預測的目的。
 
責任編輯:楊正澤
審校:楊正澤

知識格子舖

蝗蟲:蝗蟲為直翅目蝗亞目(Caelifera)的昆蟲,蝗亞目之下分成三個總科:蝗總科(Acridoidea)、短角蝗總科(Eumastacoidea)及菱蝗總科(Tetrigoidea)。蝗總科依生物特性可分兩群昆蟲:飛蝗(locust)及蝗蟲(grasshopper),飛蝗具有形態轉變的特性,蝗蟲則無。(蕭茲方,2000)

 

資料來源
  • 科技部補助「百變昆蟲族」執行團隊撰稿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