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隕石撞擊偵測與防範

104/10/28 瀏覽次數 3874
今年2月15號,俄羅斯中部地區遭到一顆隕石撞擊,造成了一千多人受傷,讓人記憶猶新。根據三月份的外電報導,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上,美國航太總署署長也表示說,如果監測到一顆小行星將在三個星期內撞擊地球的話,目前我們是束手無策的,只能祈禱。真的是這樣嗎?請聽今天的科學三分鐘,主題是:隕石撞擊偵測與防範。

說到隕石,它其實是太空中的「流星體」,或更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留下的殘骸。不過一般來說,中文也常用「隕石」來統稱從太空中墜落的天然物體。對於2月15號,俄羅斯中部地區遭到隕石撞擊的事件,我們特別來到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家太空中心」,為您訪問到資深研究員陳彥升博士。開門見山地,陳博士以這次的事件為例,說明了隕石偵測的困難:

隕石來到地球附近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尤其這個數目是非常多,以美國NASA這種機構,經費非常多的研究,目前也沒辦法去追蹤所有的……它們的行蹤。尤其有的很小,像這次來到俄羅斯上空的,大概只有十五公尺的大小,大概在莫斯科東方一千五百公里的地方,一個「車里雅賓斯克」這個城鎮上空大概三十公里、五十公里的位置,就引爆了。

陳博士提到「引爆」,表示隕石在空中就爆炸了,跟一般人想像中,隕石只會「墜落」,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這顆隕石飛行的速度非常快,每秒大約可以跑十五公里,這個速度不但是超音速,而且是音速的45倍。就是在這樣的高速,進入大氣層的撞擊壓力下,產生了高熱,讓這顆隕石在空中爆炸。

二十世紀初,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地區,也發生過類似的爆炸。當時墜落的隕石比這次更大,爆炸威力也更強,所幸是墜落在人煙稀少的森林地區,不過還是造成八千萬棵的樹木焚毀,這就是歷史上知名的「通古斯大爆炸」。

就像陳博士所說的,2月15號墜落在俄羅斯的這種小型隕石,在太空中有很多,而且很難偵測。打個比方,要找它就像在大海中找一粒沙。難怪美國航太總署NASA也承認,未來20年內,人類都無法完全掌握這種隕石的位置與飛行軌跡。

所幸,隕石墜落造成大規模災害的機率並不高,目前國際上也在積極改善偵測技術,並持續觀測。我國的國家太空中心,也會透過國際合作,共同觀測,盡可能向民眾提出預警。陳博士說:

目前還是用地面的雷達跟望遠鏡–雷達系統,尤其是用紅外線的偵測技術,來比較詳細地偵測到它準確的位置、軌跡,跟它的能量、速度、還有它的大小。那這種情況的話,我們盡量就是說,跟NASA還有歐洲,現在很多機構在做這方面的事情,跟他們有密切聯繫。那如果有類似的,這種「隕石在接近地球」的事件要發生之前,我們希望能夠提出,讓全國的人民能夠預先知道說可能會落在什麼地方。

而在許多災難電影中被選為主題,也備受民眾關注的「超大型隕石撞擊事件」,人類現有技術可以觀測到,但是想防範它,卻沒有這麼簡單。唯一可能採行的方案,是透過觀測技術的發展,能夠在超大型隕石離地球非常遠的時候就發現,然後發射火箭,設法改變它的軌跡,避免災害。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

流星體 Meteoroid

您可以透過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本單元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3-04-07 16:55:00播出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