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系特聘教授陳亭志博士,當年因為申請「優秀青年學者研究計畫」到科技部簡報時,被問到: 「您以前的研究大都是半導體生產管理領域,現在為什麼要轉換到情境智能呢?」他回答:「人要往前看,不能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成就,往前走,或許路會更寬廣。」
一語驚醒夢中人
陳教授剛入社會時,正好是台灣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他扛著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博士的學歷,進入半導體工廠擔任工業工程師,但仍保持著做研究、發表論文的習慣。他的論文兼具理論與實務,所以頗受歡迎,甚至有5篇還榮登被高度引用榜。
可是有一次投稿時,審核人提醒他:「你已經發表過許多類似的文章…。」似乎質疑他炒冷飯沒有東西可寫了,這使他猛然驚覺:研究也需不斷地更新,才有更寬廣的未來,工業工程應該還有其他具潛力的領域。他想到,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或許可以將之與自己的專長結合作為新的研究方向。
但該作什麼新方向呢?他想到曾跟隨指導老師王茂駿教授(現任東海大學校長)接觸過人因工程。人因工程是指,設計產品或工作環境時,需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並把人類的心理與生理特徵考慮進去,如此才可讓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或執行工作過程中達到效率、安全、便利與健康等效能。簡言之,就是透過「人因工程概念」去設計人性化的產品,而與人因工程密不可分的就是情境智能。這就樣,於是他從半導體生產管理,模糊協同智能與系統,到競爭力管理與永續發展研究,到最後一頭栽入雲端製造,情境智能的研究。
擴大分享受益無窮
像他這種不斷增加或轉換研究方向的模式,與一般人常耗費長時間深入研究的模式有所不同,故為配合新模式的發展,他調整了思維,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擴大了分享的應用。現代人喜歡分享,無論是主動的把喜怒哀樂訊息傳送出去,或是被動的接收他人的情緒波動,藉著這種分享很多人常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心情悸動。只是,分享的效益僅限於此嗎?有沒有其它的效能呢?若把分享的動作從被動接收轉為主動爭取,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其實他早已在做分享的動作了。在企業任職時,他不間斷的研究、寫論文投稿,也知道全球科學家對自己研究成果的看法與評論。當他轉任教職後更主動與國際學者互動,有時一起作研究,有時擔任期刊編輯。如曾經擔任過國際期刊《國際模糊系統應用雜誌》的總主編,也擔任過許多國際期刊的客座主編,長期下來,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研究,無論被刊登或被退件者,全都成為他內在知識的糧源。也就是說,他的主動出擊已讓自己得以分享到龐大研究成果的機會。
爭取國際獎項 累積人脈
另方面他也積極的爭取著各種國際獎項。他說:「國際間各種榮譽很多,有些獎項看起來很體面,要得到也沒有很難。」「只要能積極投入國際性的服務,就有機會可得獎。」例如有些國際期刊設有高度評論論文獎,最佳論文獎等,若能幫忙審稿應有機會獲得最佳審稿人獎,所以說只要願意花時間,想得獎並不難。
又如很多研討會也設有最佳學術論文獎,有心人若能把此開會文稿當作期刊論文般認真的寫,應很容易獲得此一獎項。他承認,自己花了很多時間去爭取國際獎項,但這並非沽名釣譽,而是要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因為拿到研討會論文獎,大家就會認識你。拿到期刊論文獎,期刊編輯也會認識你,之後就有機會邀請他們合作做研究了。
因為想通了這些道理並且能確實做到,所以至2017年止,他共獲得了SCI國際期刊2005-2010年熱門引用文章獎,國際重要會議IEA-AIE 2009年最佳論文獎等,並兩度榮獲科技部獎項,一是102年度科技部「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最佳研究成果海報獎」,一是104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然而得獎後的他並沒有得意忘形,反而常自我檢討:「自己的論文數量並非比別人多,而且有的人論文品質還比自己好,為什麼我會獲獎呢?」或許是自己的國際榮譽比他人多一些吧。
之前在申請獎項、審核、簡報…等漫長的過程中,他曾經非常在意,怨嘆,為何自己老是無法得獎。後來放下了,把申請當作是時間到了就該做的例行公事,自己只要把它做好就好。所以當被告知獲得104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時,自己也嚇了一跳,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這個經驗讓他感觸良多,原來人生處事不需太執著,只要把手邊的事作好了,時間到了,正面結果自然會出現。
陳教授可說是國人中做情境智能研究的第一人,他說:「剛開始什麼也不懂,只能慢慢了解,看一些實際的東西,到最後才能找出一點方向來。」他那種在困難中默默耕耘的努力,全都看在逢甲大學前校長張保隆的眼裡,遂將他提名為特聘教授,顯然的,那次的擢升引起不小的波動,就連陳教授本人也覺得訝異,張校長全力提攜後輩的勇氣,實非一般人所能及,但無可諱言的這個頭銜對他的助力也確實良多。對於張校長這位生命中的貴人,他的感恩是難以言喻的。
改變行為 重視傳統美德
為迎接資訊爆炸的時代,大家都在談改變,那究竟要改變什麼呢?陳教授的故事讓我們了解,即使做科學研究也要適度地改變,更重要的是,某些被遺忘的傳統美德也需要我們再次重視,譬如要學會放下,唯有放下既有成就,繼續往前走,才不至於被淘汰。又如要隨時反省檢討,究竟贏在哪裡,輸在哪裡,才能掌握狀況,減少障礙。再如要放遠目標,但也要從「做好身邊的事」開始。而陳教授主動出擊,積極與全球科學家互動,進而得到成就的事實,也突顯出累積人脈、整合資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