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防災預警科技:導言

102/04/11 瀏覽次數 12018
要掌握災害,就必須具備監測的能力,並藉以作出預警。隨著科技不斷進步,人們對於災害的掌握能力也漸漸提升,所謂「天有不測風雲」的狀況,已比古代少了許多。
 
台灣每年都會發生多起的土石流,而這種坡地災害與降雨的關係密切,並以雨量作為預警依據:當「預測雨量」大於土石流警戒值,主管機關即發布黃色警戒,勸導民眾撤離;當「實際降雨」大於警戒值,則發布紅色警戒,強制疏散民眾。本專題有兩篇文章探討雨量的預測與監測方式,包括雨量站的設置與雷達的運用,以及介紹「系集預報」的概念。
 
與強降雨類似,龍捲風也是一種強對流現象。在美國,龍捲風災害幾乎年年發生,並造成慘重的傷亡和損失。台灣龍捲風的發生頻率雖遠低於美國,但每年還是會有若干起,時而在陸地上,時而在海面上。對此,我們會介紹「都卜勒雷達」,並說明如何將其運用在龍捲風的監測。
 
另外,台灣位在歐亞板塊、菲律賓板塊的交界處,地震頻率相當高。我們可從日本311大地震的經驗中看到,強震除了會震垮結構不良的建築,還可能進一步引發海嘯、核災,形成所謂的「複合型災害」。身處地震帶上的台灣,我們目前如何作地震監測,它背後的科學原理又是什麼,也是本專題所要探討的。
 
最後,每年11月到隔年3、4月期間,中國內陸的沙塵暴常伴隨季風侵襲台灣,不只讓視線變得灰濛濛,空氣中的懸浮物更是威脅民眾的健康。隨著中國的工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林地減少、土地沙漠化,沙塵暴也越來越嚴重。對於來自遠方的不速之客,我國政府已經建立一套監測與預警的作法。
 
透過監測技術的提升,我們對災害已不再一知半解,但現在的能力還是不足的。我們仍要不斷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以確保安全與健康。(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