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讓DNA鑑識更加精進
101/10/11
瀏覽次數
19930
林玉鵬|
自由撰稿人
張春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楊樺|
臺灣師範大學環境科學教育所
新聞報導
紐約市長期以來累積許多無法辨識或無人認領的遺體,911事件等大型災難發生後,聯邦政府提供資金推動DNA科技與法醫人類學研究,讓紐約市法醫辦公室成功辨識出許多遺體的身分。
紐約市首席法醫辦公室鑑識科主任班哲明‧費古拉 (Benjamin Figura)指出,自911攻擊事件、2005卡崔娜風(Hurricane Katrina)發生後,美國積極推動DNA辨識科技發展,這對無名屍體的辨識工作,產生非常大的幫助。
離紐約市不遠的哈特島(Hart Island),有850,000具遺體葬於公共墓園,其中有許多是無法辨識或無人認領。因為聯邦政府資金的挹注,進步的DNA科技與法醫人類學,紐約市的首席法醫辦公室(Office of Chief Medical Examiner)已經成功辨識出許多無名屍的身分,讓家屬有機會認屍安葬。
一般而言,屍體勘驗時,科學家會先運用法醫人類學的檢查方式,判定其年紀、血統、性別、身高及任何可以幫助辨識工作的特徵,例如刺青。主持這項計畫的負責人布萊德利亞‧當斯(Bradley Adams)說,「我們建立生物檔案紀錄 (biological profile)…如果說這具遺體是17-25歲間的男性,則可縮小資料比對的範圍;如果說這具遺體身長6尺2寸,那將能確定更多的生物特徵。」
2009年,一位母親將她兒子班‧穆爾 (Ben Maure)的 DNA交給法醫,經與資料庫相比對,發現與哈特島上公共墓地裡的一具無名遺體資料吻合,這位母親因此找到她17歲兒子的遺體,最後得以舉行喪禮。班的哥哥說,這件事對於他們家族具有重大的意義。
針對遺體的DNA採樣是於2006年才開始。在此之前的屍體身份辨認,需要透過勘驗遺體、取得DNA,並做再次的資料比對。
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200具過去無法辨識的屍體資料檢出,輸入到全國失蹤與無法辨識人口系統(National Missing and Unidentified Persons System),這是司法部研究部門負責的公共資料庫。
無名屍辨識計畫的第一階段是在國家司法部研究部門的補助下進行,接下來的兩個補助將擴大至1988年的案例,這些補助總計超過150萬美元。第三個補助將會延展至2013年4月,法醫中心已經申請第四期補助。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DNA是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縮寫,中文學名為脫氧核醣核酸,它是一種生物大分子,在細胞內能組織成染色體結構,而整組染色體統稱為基因組。通常在生物體內,脫氧核醣核酸並非單一分子,而是兩條互相配對並緊密結合的雙螺旋結構,看起來有如蔓藤交纏。
DNA的身分鑑定技術,又稱脫氧核醣核酸特徵測定,最早被運用於犯罪者的身分辨識上。依照遺傳法則,除了同卵雙胞胎之外,每個人都有獨特的DNA,且在各種生物斑跡、身體組織都能夠採集到。1984年英國遺傳學家阿萊克•傑弗里斯爵士(Sir Alec John Jeffreys),就是運用DNA鑑識技術,發現一名謀殺犯的犯罪證據。隨後,法醫開始利用犯罪現場遺留的血液、精液、皮膚、唾液或毛髮中的脫氧核醣核酸,來辨識可能的加害人。隨著重大災難的發生,脫氧核醣核酸特徵測定,也開始被運用來辨識肢體殘缺、不易辨識的罹難者身分。(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卓亞雄|聯合報
審校:胡元輝|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資料來源:美聯社2012年8月30日喬治亞州薩凡納訊/記者Ula Ilnytz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