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性象與基因有關?
102/09/17
瀏覽次數
8174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性象(sexuality)指與生殖有直接關係的解剖、生理、心理、行為特徵。動物的解剖與生理特徵,與染色體或基因有直接關係,高中生物課本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可是行為或者心理呢?今年10月27日星期六,《聯合報》刊出了一則消息,以「男女性向,大腦基因改變認同」做為標題,讓人以為科學家發現了證據,顯示行為與心理特徵也與基因有關。其實不然。
首先,這則消息報導的科學研究,是美國猶他大學約根生領導的團隊以線蟲做的實驗。線蟲身長1毫米(mm),以細菌維生,沒有眼睛,靠嗅覺行動與繁殖。在線蟲族群中,♂(雄性)數量非常少,大約只有1∕500。而所謂♀(雌性)線蟲,事實上都是雌雄同體,只不過很難從外觀看出來。也就是說,牠們看來是♀,但是體內有製造精子的器官。那些♀線蟲可以生產使自己的卵子受精的精子,已經演化出了不需要♂線蟲就能繁殖的本領。
不過,要是♀遇上了♂,交配之後產生的子女數量特多,每次大約1,200個。而♀以自體生產的精子繁殖,只能生產200個。
其次,約根生團隊在♀線蟲腦子裡啟動了一個基因,使那條♀線蟲對其他♀線蟲產生「性趣」。在正常情況下,那個基因只在♂線蟲中啟動,與雄性性器的發育有關。研究人員想知道,要是只在♀線蟲腦子裡啟動那個基因,會發生什麼事?
結果,♀線蟲的身體雖然沒有變,但是行為變了。約根生的結論是:線蟲的性行為不是由特定的神經元與神經線路控制。同樣的神經元與神經線路,在不同基因的指揮下,會產生不同的性行為。
過去,由於♂線蟲擁有4個特化的神經元,♀線蟲沒有,因此科學家以為那些神經元是使♂線蟲追求♀線蟲的關鍵。但是研究人員使♂線蟲的特化神經元一一失去作用後,♂線蟲仍然受到♀線蟲吸引,會主動尋找♀線蟲。因此,控制♂線蟲的性行為,應該是由兩性共通的神經元負責。
約根生團隊的研究結論進一步告訴我們:同樣的神經元,只要其中啟動的基因不同,行為就會不同。打個比方,神經元與神經線路好比硬體,而其中有作用的基因可以視為軟體;不同的軟體能驅動同一硬體做不一樣的事。♀線蟲的腦子裡,一個沒有啟動過的基因啟動了,那個腦子就驅使♀線蟲產生♂線蟲的行為。
但是,這個研究無法回答有關人類性行為、性傾向的問題。線蟲到底與人類極為不同,線蟲是無脊椎動物,人類屬於脊椎動物。也就是說,線蟲已獨立演化了幾億年。此外,人與線蟲的構造極為不同。光以構成身體的細胞來說,
♂線蟲:1,031個細胞;
♀線蟲: 959個細胞;
♀線蟲的腦子只有309個神經元,♂線蟲多了4個。
這麼簡單的腦子,比較容易以生物學的機制控制。
人的腦子就不同了。大腦皮質的神經元數以億計,數量非常大。因此我們年紀大了之後,也就是五、六十歲之後,腦子裡的神經元不斷死亡,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都不會影響理智、情感與記憶。《聯合報》這篇報導裡說,約根生的研究團隊認為,「所謂的同性戀或異性戀或許不單是情感上的抉擇,而是受到生物學的潛在影響」。一方面,這樣報導是錯誤的,因為研究團隊並沒有下這樣的結論。另一方面,這樣寫會誤導讀者,以為我們可以用生物學機制解釋人類的情感。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7年12月,420期,82 ~ 85頁
元皮質(2)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6
長頸鹿遠足到巴黎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2/28
用科學一決雌雄?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