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風力發電專題報導(五):分散與多元的小型風力發電

103/09/22 瀏覽次數 8349
由於台灣本身無天然資源,幾乎98%的能源都須仰賴從國外進口,加上台灣是個海島的地理型態,只能建構獨立電網,無法透過向其他國家購買電力的方式,取得島內所需的能源,因此能源自主不只攸關台灣能源供給需求的穩定,也牽涉到國家安全的層級。然而,為了因應石化原料問題所發展的核能,隨著日本311核電廠因海嘯而造成的輻射污染災難,核電所造成之安全疑慮,使得台灣社會反核廢核意識高漲,因此發展再生能源成為台灣社會必須積極面對的未來。

雖然台灣具有優良的風力發電潛力,政府也開始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除了積極在陸域風場設立風力發電機外,也將開發的重心由陸域逐步延伸到離岸,希望能夠有效地利用海上充沛的風能,除了以風力發電作為替代能源目標外,也希望發展臺灣的風能技術,並達到產業發展的目標。但這些政府所推動的風力發電機,幾乎都是超過2百萬瓦特(megawatt)的大型機組,有炫影、噪音和安全距離的考量,若無積極進行在地溝通協商,易引發在地居民的抗爭,而小型風機則可避免這些大型風機的困擾。

2014年6月,總統馬英九於接見外賓時曾公開說到:台灣由於陸地面積有限,成為全面發展再生能源的主要限制,以風力發電而言,要取代核四,估計需要有3500架的風力機。而根據經濟部資料,若以民國102年的風力發電機設置成本推算,大約需要花費新臺幣4,584億元,共需設置3,496座風機,加上政府對於2個風機間的距離至少要250公尺計算,則需台灣全島環繞1圈,才可能達到每年發電193億度,以陸上風電完全取代核四的目標。

由於目前政府所推動之風力發電機,都是單機容量為600kW(千瓦)到2.5MW(百萬瓦)以上的大型機組,對於環境會產生有噪音、炫影、安全距離的問題,而台灣地狹人稠,目前台灣已隨著風場開發越益飽和,引發層出不窮的地方抗爭事件,例如:最近才落幕的苗栗縣苑裡反風車抗爭,其歷經兩年的時間才與廠商達到協議,以拆遷部分風機而解決;另在2014年4月底,彰濱工業區廠商協進會也號召了上百人,抗議鹿威公司3座風力發電機組,因設置地點距離道路和工廠太近,對廠商和工人造成噪音和壓迫感,因此要求業者遷移的事件。這些地方對於風力機設置問題的抗爭,顯示台灣發展陸域風力發電的侷限。

至於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建造,則由於每台風力機組的造價高達台幣數億,技術門檻比陸域機型高許多,且還需海事工程、海底電纜等施工安裝機具等基礎建設與資金的挹注,故若沒有政府的推動離岸風力政策與研發資源之投入便無法發展,因此台灣政府目前雖已啟動「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但要到2015年才會有首座示範機組的建置,可見工程之浩大。雖然離岸風力發電可有效地避免陸域風力發電所面臨的土地取得及環境危害等問題,但有專家質疑這些大型風機在海岸地區設置,除了牽涉生態影響層面外,也擴及社會和制度層面的質疑,例如:這種需要先進技術、密集資本由政府主導的高度中央集權式的能源發展策略,以及對特定產業補助引發社會資源分配公平性的批評等。

由於上述的陸域和離岸風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顯然要完全用風力發電取代核四電廠的發電量,幾乎是不可能達到的事實,然而風力發電依然是值得發展的再生能源,尤其台灣風力發電還有小型風力發電的選項。小型風力機不會產生如大型風力機的噪音和炫影的問題,安全距離的考量也相對容易解決;小型風力發電是分散式的發電系統,在都市和偏遠地區都很合適,沒有離岸風力機組的成本和技術問題。相對於大型風力發電機之關鍵技術都由歐美國家掌握的問題,台灣10kw以下的小型風力發電機整體產業鏈已發展成熟,尤其外銷主力在於具有安靜、安全、好安裝等優點的垂直軸式風機,使得台灣將在2015年成為全球小風力機設備系統前3大出口國。因此,利用小型風力機發電系統的優勢,可做為分散式能源供應,於電力網路不及之處提供電力來源,同時也可以和電力網併網,這種多元應用特質是台灣未來可以積極發展的方向。(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電機科技新知與社會風險之溝通」執行團隊撰稿/103年/07月)

責任編輯:黃承揚|英商牛津儀器海外行銷有限公司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