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公民地震學

102/08/05 瀏覽次數 7751
巴布亞新幾內亞在7月7日又連續發生兩起規模分別7.2與6.8的強震,所幸震源深度達380公里,未傳出傷亡,也未引起任何的海嘯。全世界的地震之頻繁,每年就有數十次規模大於6的地震,而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台灣,地震站之密度可以說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然而,我們至今仍未能預測地震,而放眼全球,也仍無任何短期能作到精準預測地震的技術。
 
有些奇人異士,或是非主流的科學家會提出個人的看法,提出地震預測的情報,當然,這些預測多數都未能在地震來臨前提供警訊,所以我們也無法驗證這些預測技術的真實性。此外,有許多國家都開始發展地震與海嘯預警的技術,但建置成本昂貴,許多地方還無法接收到預警的資訊。開始有科學家想了解,是否有辦法運用公民的力量,來做些地震研究?雖然才剛起步,但進行這些研究推動時,同時也會增進大眾的防災觀念與科學素養。
 
社區地震網
 
一般的地震儀器,都是設立在特定地點,如遠離人煙干擾的地震站,或者是重要的建築設施,你很難想像,自己的家裡就有一個地震站吧?隨著科技進步,地震儀越來越先進,也開始出現低價的地震儀,甚至,你的智慧型手機就是1台地震儀!
 
有鑑於區域型的地震預警技術,因地震波的資料處理時間,仍存在無法預警的盲區,因而需要更多接近民眾住家的測站。台灣大學的吳逸民教授與國內廠商合作開發了新型的Palert地震儀,同時具有接收預警資訊、記錄地震資料的與現地預警的功能。由於地震波在傳播時有P波和S波兩種實體波,其中P波的速度較快、S波的能量較大較易致災,而這台地震儀內建的參數結合了吳教授的研究成果,只需要P波的前3秒資料,就能判別是否為災害性的地震,就能達到現地預警的效果,而這些地震儀設置成本低於傳統地震儀,能廣設在許多地方,因此未來成為社區防災的新趨勢。
 
除此之外,加州理工學院的也有研究團隊正在研究如何將智慧型手機變成一個簡單地震儀,因為智慧型手機本來就具有地震儀的各項功能,其中包括可以互相聯結成觀測網的3G或WIFI網路、能定出位置的GPS,然後還有加速度感應器(強震儀基本上就是三軸向的加速度感應器),在我們連上網路、或是導航,甚至玩遊戲的時候,很難想像這些科技可以變成地震預警的利器吧?當然,這時我們就得把手機固定在地面上,以免搖晃的資訊被誤判為地震波。如果有朝一日實現了,它就能像上述吳教授的地震儀一樣能預警地震。
 
地震學園:公民進行的地震研究
 
另外有一群團隊在進行著如何將地震學的研究推向非專業領域的民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陳卉瑄副教授,建立了地震學園網頁,無償提供各項地震的科普知識、地震學的試教與推廣,並與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的台灣地震科學雲端學習平台合作,讓大家可以參與地震活動的研究。
 
捕震網(Quake Catcher Network, QCN)為一個自發性地震觀測網,由國外引進,而台灣捕震網(QCN Taiwan)亦與國外的QCN計畫合作,在台灣推廣此計畫,只要有志願者將計畫提供的地震測站裝置並連上電腦,並安裝管理程式,就增加了1座地震測站,這個概念是源自於尋找外星智慧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計畫,運用許多志願加入的人員家中的電腦,便可以將需要大量的運算切割分配到許多電腦中,以節省建置成本與資源。
 
而陳副教授的「地震學園」,便是以此為根據,除了推廣地震站,還讓志工能透過一連串的上課與訓練,從最基本的地震波判識與地震定位開始,加入地震研究的行列。這樣的教育與訓練也可以說無年齡限制:無論是對地震研究有興趣的成人、或是利用推廣到中小學生,讓學生可以除了從教科書外,實際的接觸何謂地震波,並加強防災的宣導,甚至可以加強全民的地震防災意識。
 
結語
 
的確,以現今的科技,不怕地震資料不足,只怕研究人力不夠,而只要我們對地震有多一分認識,就能對地震防災多一分希望。和許多公民投入科學議題與研究一樣,我們也該鼓勵投身參與社區地震網跟補震網的相關人士。他們並無從中得到直接實質利益,卻為科學與社會投入了資源與心力,只為讓人們過得更安心。(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