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海洋保育區

103/01/29 瀏覽次數 7023
澎湖在2008年春節期間,發生百年寒害,損失慘重,僅南方四島(東嶼坪、西嶼坪、東吉及西吉)以南損失輕微。去年中,澎湖縣政府提議把南方四島周邊海域發展為「魚類種原保育庫」,希望規劃為兼顧保育與觀光的海洋國家公園。不過,漁民擔心生計受影響,有質疑聲浪。其實對於海洋生物保育區的預期功能,學界也有人有異議。

設立保護區、禁止打漁,是希望其中的魚兒活得更長、長得更大、生產更多子女,然後挹注保育區周遭的漁場。挹注的方式有二:一是卵或魚苗隨波逐流,自然散播到漁場中;二是魚孵化、長大後,在日常活動中難免會出界、進入漁場。當然,魚苗散布的範圍比較廣大,而在保護區邊界附近活動的成魚最有可能出界。

異議學者指出這個如意算盤未必禁得起現實考驗。例如有些緊鄰保護區的漁場,漁獲量並未增加;全球的海洋保護區並未遏阻生物多樣性日漸流失的趨勢。好在支持保育理論的經驗證據越來越多,保育界人心大振。例如澳洲大堡礁保育區中,55%胸斑笛鯛(赤筆仔)未成年魚、83%花斑刺鰓鮨(石斑)未成年魚都散布到四周漁場中。

現在澳洲庫克大學(位於昆士蘭)的研究團隊發現保育區會改變魚兒的行為,豐富了我們對於保育區功能的認識。研究人員到菲律賓保和海域調查3種棲息在珊瑚礁中的魚,一種是非食用魚—蝴蝶魚,另外兩種是食用魚—刺尾魚、鸚哥魚。那些魚分屬3個不同的科。

研究人員測量魚兒面對可能威脅的反應:一位研究人員在距離魚兒8~10米處,面向魚兒游去,直到魚兒逃竄或閃躲。結果,在漁場中受到漁獵壓力的魚,反應距離較長;保育區中同樣的魚,反應距離較短。這表示生活在保育區中會使魚兒鬆懈戒心。更有趣的是,在保育區邊界外兩百米,魚兒的反應距離才逐漸增加。也就是說,在保育區長大的魚,出了保育區後不會特別提高警覺。而蝴蝶魚無論在保育區還是漁場,反應距離都一樣。

這個發現顯示,保育區不僅是漁場的魚源,出身保育區的魚還比較沒有戒心,容易捕獵。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