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在天願為比翼鳥

102/09/17 瀏覽次數 12548
今(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中國時報》有一則新聞,大標題是:「調查局管鳥事,DNA鑑定畫眉劈腿」。原來學者使用DNA技術,發現看似恩愛的畫眉夫妻,一齊撫養的雛鳥裡有的居然不是雄鳥下的種。在鳥類中這並不是罕見的行為,但是以人文界的語言來描述,就成了值得報導的八卦。

事實上,「劈腿」是相對於愛情、婚姻的概念。除非我們能證明在鳥兒的世界裡,有與人類一樣的愛情、婚姻,不然就不該用「劈腿」描述鳥兒的行為。把鳥類描述為一夫一妻,本來就是誤導。因為所謂一夫一妻,指的是人類的婚姻制度;而婚姻是社會制度,內涵超越了生殖(生物功能)。

在生物界,各種生物必須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繁殖。兩性配對是為了繁殖下一代;不同的動物群,有不同的兩性關係,都有生物學的理由可以解釋。例如哺乳類,雌性的身體是自給自足的生殖機器,可以自己生自己養。於是兩性不必合作養孩子。鳥類就不一樣了。鳥類是溫血動物,卵必須長期處於恆溫中才能孵化,因此鳥類要孵化卵,非得兩性合作不可。不是輪流孵,就是一隻鳥孵蛋,另一隻負責找食物。而且溫血動物的食量大,剛孵化的小鳥食量更大,逼得雄鳥與雌鳥非合作不可。

因此鳥兒共同生養子女是常態。我們看見這種現象,將心比心,才會有「在天願為比翼鳥」這種詩句。事實上,鳥兒兩性合作生養子女,談不上愛情;更與人文世界的婚姻制度毫無關係。

關於鳥兒的行為,特別是合作生養子女的雄鳥與雌鳥,過去一、二十年已經有了更為精確的田野資料。例如利用DNA技術檢驗同一窩卵孵化的鳥兒,看看牠們是否都是由餵養牠們的雄鳥下的種。結果,科學家發現有些卵的確不是那隻辛苦的雄鳥下的種,有時甚至有很高比率的卵不是那隻雄鳥下的種。因此最近20年,演化生物學家對雌性動物的行為非常感興趣。

過去,從達爾文起,科學家都假定雌性動物的行為是比較保守的、害羞的。現在科學家已經覺悟,那都是人文價值(或者說人文偏見)的投射。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