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企業為求經濟的快速成長,往往在過程中犧牲了環境保護的需求。隨著全球暖化議題日益延燒,環保意識抬頭,汙染防治政策因此成為綠色環境及綠色經濟所必須思考的一個重要議題。社會大眾也慢慢產生一個共識,即企業在追逐利潤的同時,也必須承擔所謂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在這樣的社會情境下,有愈來愈多的台灣企業開始正視其對環境的影響,也試圖以具體環境政策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當企業擬定環境政策時,除了成本、收益的考量外,也要考慮一些外在因素,包括政府的環境政策及企業形象的維護。因此,如何在傳統財務經濟與綠色經濟之間取捨,讓兩者的利潤衝突降至最低,考驗著每位企業經營者。以往,企業執行策略時,多數以傳統的淨現值法(net present value method)立即進行「做」與「不做」的決定,如今進一步思考的是在哪個「時間點」執行環境政策最適切,以及「如何做」、「做多少」的問題。
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的林達榮副教授為此建立了一套量化求解模式,把經濟面與環保面的成本、收益函數納入考量,試圖使企業在經濟與環保的兩端找到一個平衡點。再者,林教授提出一個重要的觀念:面對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外在環境,企業經營者必須改變以往「做」與「不做」的二元策略,導入「管理彈性」的思維,讓決策者有空間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修正。
畢竟未來的世界充滿各種變數,而多數環境政策都是根據過去資料所研擬出來的趨勢或預測進行分析,容易產生「該做」而「未做」,或「不該做」卻「做了」的偏誤,造成政策制定與執行的不適當。因此,應當思考一個環境政策執行後,要有彈性修正的空間,才能讓這個政策符合當下的環境。
林教授援引在 1973 年開發的「選擇權定價模式」(options pricing model),這個模式由兩位美國財務經濟學家費雪•布萊克(Fischer Black)及麥倫•修斯(Myron Scholes)聯合提出,原使用在金融交易上,後經學者陸續修正模型後,以「實質選擇權」(real options)之名,開始運用在企業經營領域。
林教授的突破在於把「管理彈性」的思維應用在環境議題上,並簡化複雜的數學運算,建立一套量化求解模式。這模型可以適切地評估「專案價值」、投資與否的「決定值」,以及未來可能執行方案的「潛在策略價值」,讓企業找到適切的決策「時機點」進行汙染防治的專案投資。
以彈性思維的管理觀念來處理環境、經濟的議題,不再只是「做」與「不做」的二元策略,而是做一個比較彈性的選擇,能更有效地掌握「何時做」、「如何做」、「做多少」的管理意涵。林教授同時強調,這個研究成果也適用於各項風險評估與專案價值的衡量,小到企業的決策,大到政府的政策,只要能善用這套方法,在變動的環境下,選擇合適的時間點進行合適的決策內容,就能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判斷錯誤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