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國艦國造的天堂路

105/08/11 瀏覽次數 6482
自2014年「國艦國造」政策重新啟動以來,國防部持續投入龐大經費,與國內承製廠商藉由新聞媒體向國人宣示造艦決心與能力。臺灣區造船工業同業公會也將於2016年9月14至17日在高雄展覽館舉行「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展示臺灣造船業的技術。

所謂的「國艦國造」即是「自己的船艦自己造」。由於臺灣國際處境艱困,向他國購買國防裝備時,往往遭受中國打壓,不只無法順利添購新裝備,還被迫延長現役裝備的使用年限。有鑑於此困境,政府試圖自行生產國防裝備,並冀望藉此研發新技術,帶動國內產業。事實上,早在1970年代臺灣國際處境轉折之際,政府便開始推動國艦國造,盼能以新艦替換過去所購置的美軍老舊艦艇,提振國防實力與社會信心,扭轉外交弱勢,穩固政權。然而,這段國防自主化的路艱辛又漫長,臺灣至今仍未走完。

在1970至90年代,海軍便先後執行「先鋒計畫」、「海鷗計畫」、「光華一號計畫」、「光華二號計畫」及「忠義計畫」等計畫,試圖實踐國艦國造的目標,其籌建標的分別為高速飛彈巡邏艇、飛彈快艇與巡防艦(後三者)。由於臺灣造船業缺乏艦艇建造的經驗,均必須先向具豐富經驗與技術的外國公司,購買原型船、設計圖或相關技術資料與設備,共同合作,甚至派我方人員出國學習,以引進技術。可惜,受制於國防預算與政治因素,最終成功者只有「海鷗計畫」及「光華一號」計畫。這反映臺灣在國艦國造上,不僅面臨技術問題,還得克服結構性的困境。

當時多數的造艦計畫中的船艦都是由中國造船公司(簡稱中船,目前民營化後改稱「臺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但1990年後受漁船汰建政策衝擊的民營造船業積極轉型,向外國公司學習新技術,產品從漁船、工作船,擴展到艦艇。1994年的「光華三號」計畫由民營的聯合造船公司依照海軍及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所設計的船圖,建造「錦江艦」,證明民營造船公司也具造艦能力。

目前在重啟的國艦國造計畫中,除了臺船,其他負責承建的三間民營造船公司──中信、慶富及龍德──已有建造艦艇的經驗,龍德甚至以艦艇外銷聞名;不過,他們仍需和外國公司合作,藉由難得的承建經驗,提升建造技術,開創新市場。而其他臺灣零件廠商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和船廠形成上下游供應鏈,盼能證明自己優良的技術實力,獲得更多的零件通路。

國艦國造不僅攸關國家安全,更離不開產業經濟的發展。縱使這條路如同「天堂路」崎嶇難行,可只要努力不懈,國防自主化、技術升級及市場擴大等正面效益,將不再只是空談。(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 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陳政宏|國立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名詞解釋

聯合船舶設計中心:為提升國內造船水準,1976年經濟部、國防部、交通部與教育部共同成立財團法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進行船舶相關設計及研發。

巡防艦(Frigate):在近海區域負責護衛的中型艦艇,避免運輸船或航空母艦遭受潛艦的襲擊,因此強調反潛作戰能力,噸位僅次於驅逐艦。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