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臺灣燈塔紀行系列 - 彼岸浮圖
104/08/10
瀏覽次數
3288
慈濟大愛電視臺
|
清乾隆年間,西元1775年,在澎湖西嶼立起了一座「七級浮圖」,這座高約15公尺的石塔,頂端以牡蠣殼為罩,燃油閃耀,寓以佛力庇佑往來臺灣、廈門之間的帆船與本地漁家在霧茫之中,與潮湧拚搏時,能一帆風順,救度爾等能安渡彼岸,史書皆以此為中國燈塔的嚆矢。然而,作為「海洋哨兵」,指引航路安全的現代燈塔,卻要等到清末鴉片戰爭之後,才真正發展起來。
清末時,列強相繼扣關,海關為了豐厚的關稅收入與保障船隻海上航行安全而籌辦航路燈塔建設,最先完成的是進出上海港的燈標設施,而後是依航路重要性沿著華南和華北的海岸線逐次佈建。
澎湖西嶼上的漁翁島燈塔是臺海上第一座洋式燈塔,而後因為開放口岸貿易,鵝鑾鼻、旗后、淡水燈塔等陸續建置。這是清末以來,臺灣地區燈塔出現的時代背景,一部臺灣燈塔史,其實也是理解臺灣與世界關係發展的變遷史。
本系列節目由慈濟大愛電視臺製作
每週六晚09:00 ~ 10:00於大愛電視頻道(CH09)播出
本系列部分已播畢內容可在本園及
大愛電視YouTube頻道
重溫
推薦文章
114/05/30
從樣本到全貌,估算森林中藏著多少「隱形生物」?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8/31
如果城市會呼吸─打造臺灣都市綠生活的藍圖
董景生研究員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森林生態組
儲存書籤
114/09/30
種菜養魚賣花也需要新科技,數位轉型讓農業不再傳統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4/07/30
普通人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公民電廠」?太陽能板,小水力發電......從消費者變成發電者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