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誘導生殖細胞

103/02/12 瀏覽次數 13880
小鼠胚胎在1星期左右會出現40個生殖幹細胞,然後在適當的條件下,這些生殖幹細胞再分化成卵子與精子。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教授齋藤通紀的團隊,花了10年找出使胚胎細胞分化成生殖幹細胞的一些基因。以那些基因當標記,便能鑑定出生殖幹細胞。這個發現本身就是很高的成就。

最近,齋藤實驗室中的林克彥更進一步,能夠把成年小鼠皮膚細胞誘導成為生殖幹細胞,然後那些生殖幹細胞再分化成卵子與精子。林克彥開發出的技術能直接培養出生殖幹細胞,不需要胚胎。不過,他把小鼠皮膚細胞誘導成生殖幹細胞,然後就遭遇瓶頸,解不開生殖幹細胞分化成卵子、精子的祕密。於是林克彥把生殖幹細胞植入正常小鼠的卵巢或睪丸中,讓那些生殖幹細胞在自然刺激下分化為卵子或精子。

去(2012)年10月,林克彥的團隊發表實驗報告,宣布他們以皮膚細胞誘導成的卵子,能夠成功受精,發育成胚胎,然後出生、長大,一切看來都正常。這是誘導全能細胞(iPSC)研究的重大成就。這個實驗證明了:以成年細胞誘導成的全能細胞,功能與胚胎幹細胞完全一樣。總之,林克彥開發的技術可以源源不絕供應生殖細胞,使研究哺乳類生殖生物學變得比過去容易。

這個實驗結果發表後,林克彥三不五時就會收到世界各地來的請求:求子心切的婦女要求林克彥幫她們培養卵子,好受孕、懷胎、生子。然而,林克彥的研究目的不是開發人工生殖技術;他想理解細胞分化的機制。另一方面,小鼠的細胞分化機制是否與人類完全一樣,本身仍是疑問。至少必須先以猴子(靈長類)做實驗,才能合理評估做人類實驗的可行性。此外還有倫理疑慮,林克彥開發的技術即使通過靈長類實驗,也不一定能通過人類倫理審查。

更嚴重的問題是,林克彥的實驗證明:以人工生殖幹細胞製造的胚胎,產生的生殖幹細胞與自然的生殖幹細胞有些不同,可能在發育過程中變得不正常,甚至受孕率比較低。

參考資料
  1. Cyranoski, D. (2013) Stem cells: egg engineers. Nature, 500, 392-394.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