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不受歡迎的客人–入侵紅火蟻

103/03/26 瀏覽次數 8518
台灣向來好客熱情,但是,「客人」不見得都是善意來者,也不見得都是受歡迎的!根據新聞報導,2013年四月間,台中就有一名婦人,在住家整理花草時,疑似被入侵紅火蟻叮咬,短時間內就呈現休克昏迷的情況。
 
地球上的物種,大都有一定的分布範圍。例如獅子或長頸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非洲;貓熊只小範圍分布於中國四川。這些生物在當地長久生存,與當地的動植物共同演化,常能形成一個自然平衡的狀態,稱為原生物種。
 
有別於原生種,有些物種是外來的,對當地原生物種來說,就是「客人」。外來種的引入,大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有些外來種是人們刻意引進的,例如番薯、番茄、番麥、番鴨等,被刻意引進臺灣後,形成我們重要的食物來源,是受歡迎的客人。有些外來種引入後,由於過度繁殖造成災害,例如福壽螺、小花蔓澤蘭等,稱為入侵種,也就是不受歡迎的客人。
 
本文要談的物種是入侵紅火蟻(Solenopsis invicta),是一個來家裡面搗亂、不受歡迎的客人。自2003年侵入臺灣後,舉國震驚。因為,紅火蟻早已惡名昭彰,被全世界通緝圍堵中,名列全球入侵物種資料庫中百大入侵物種。
 
紅火蟻之所以被稱為「火蟻」,主要是因人被叮咬後,皮膚會有如火灼傷般的疼痛感。經過幾小時後,會出現像燙傷般的水泡,歷時十餘天方能好轉,並會留下疤痕。火蟻的螫針是由產卵管特化而成,其內連接毒腺,可以分泌毒液。毒液內含有毒蛋白,會使少數人(約1%)產生過敏反應,嚴重者會休克或死亡(參見圖)。
 
紅火蟻入侵之所以引起大眾恐慌,除了對人類的危害外,主要是牠對生態環境的侵略性。牠嚴密的社會性組織及蟻后超強的繁殖能力,掌握了絕對的物種競爭優勢。在入侵地,火蟻大量捕食其他生物,使該區生物種類與數量銳減。在農田,蚯蚓首當其衝,野生動物,例如青蛙、螢火蟲、蟋蟀等,也相繼受害。
 
紅火蟻的防治不易,但昆蟲學家針對火蟻的生活習性,已研究出新的防治方法。其主要設計原理,是利用火蟻的食物餵食鏈,將低劑量的有毒殺蟲劑,包在火蟻喜歡取食的澱粉與油脂之內,做成包含糖衣的毒藥,撒在覓食蟻出沒的地方。外出尋找食物的工蟻將餌劑帶回巢內,餵食負責照顧蟻巢的後備蟻,後備蟻再餵食年輕的護幼蟻,護幼蟻又餵食火蟻幼蟲及蟻后。經過蟻巢內一連串的食物傳遞行動,就有機會將有毒的藥劑傳遞到蟻后身上,達到殺死蟻后的目的。
 
餌劑的開發成功,不只能殺死蟻后,也因為其低毒性,對生態環境衝擊小。因為是餌劑,只有螞蟻特別喜歡取食,所以對螞蟻以外的其他生物,例如蚯蚓、青蛙、蟋蟀等殺傷力較低。此外,餌劑可以在還沒發現蟻丘之前,或族群密度很低的時候使用,是一項很有效率的防治方法。
 
自從2003年10月,在桃園地區首次發現火蟻以來,火蟻以奇快的速度蔓延。經過十年後,目前除桃園縣外,嘉義縣,新北市、新竹縣市、苗栗縣也相繼發現紅火蟻入侵。鑑於火蟻一旦立足後,將對臺灣造成無法彌補的生態浩劫。我們應以嚴謹的態度面對入侵紅火蟻。(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實作計畫─以農學、環保、應用科學、數位學習和藝術領域為例」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蔡美瑛 |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