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典藏科技:產業科技文物的徵集與典藏

101/06/05 瀏覽次數 17054
科技及產業

科技的產生是為了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滿足人類需求當然也反應人性),因此早期人類運用智慧發展各種工具(技術物),擴展能力以及滿足需求,最終的目的是要存活和適應環境。但現今人類發展科技不只是為了存活和適應環境,還為了讓生活更舒適、更方便,或更了解未知的事物,甚至是為了財富。這些各式各樣的科技,也因為前述的需求而發展成為各種產業,來生產這些技術物讓人們使用。

產業是指一個經濟體中,從事經濟物品生產(不論是物品還是服務)的各種行業。經濟學上通常把產業分門別類,一般而言可分為3類。第一級產業(又稱初級產業)泛指一切從事原材料開採的行業,例如採礦業、農業、漁業等。第二級產業(又稱次級產業)是加工的行業,包括對第一級產業生產出來的原料,或其他第二級產業生產的半製成品加工,都算是第二級產業,例如製造業、建造業、印刷業等。第三級產業則泛指一切提供服務性質的行業,例如法律專業、醫療專業、批發業、資訊業、科學研究等。

近代臺灣地區的產業發展,蘊藏著奮鬥有成的軌跡。清末至日治初期大多以發展第一級產業為主,直到日治後期(1935年後),殖民政府為了戰備所需,發展某些第二級產業。戰後,國民政府遷台初期為穩定政局,在「以農業發展工業」的政策下,也選擇性地推展某些第二級產業,如化學肥料產業、食品罐頭產業、石化產業等。

1980年代後,政府成立「科學園區」扶植所謂的「高科技產業」,第三級產業也陸續發展茁壯。在這幾級產業中,都會有因應產業特性、風土民情的不同(因地點、氣候、風俗等),而發展出解決問題或困難的需求,這些需求因而產生獨特的、有相當數量的技術(物)。

科技類博物館

上面談到的為數眾多的技術(物)在科技史的巨輪中有些可能是曇花一現,有些可能延續一段時期(可長可短),這些差異是社會文化對這技術(物)的接受程度的表徵。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它們都會走入歷史,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因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使得這些技術(物)走入歷史的腳步越來越快。

科技類博物館就是為了保存或記錄這些過去發展出的技術(物)或科技文明而存在。舉例來說,民國68年行政院頒訂十二項建設計畫,在文化建設計畫中預計在臺灣的北、中、南、東設立幾座國家級的科學博物館,後來在臺中市設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在高雄市設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簡稱工博館),在屏東縣設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在基隆市設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截至101.5.18尚未開館)。

在已開放營運的國家級博物館中,工博館是第一座以應用科技為展示、教育、蒐藏和研究主軸的博物館,可由下列工博館的建館宗旨了解工博館的定位和功能:引介科技基本原理及發展沿革,充實國民科技知識;展示與生活相關的主題,啟發國民研究科技的興趣;闡明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引導國民重視科技發展;彰揚我國科技成就及發展趨勢,以建立國民自信心。

由其中不難理解為何工博館積極保存本地科技發展沿革中所遺留下來的物件,即期望藉由研究、展示和非制式教育的管道,介紹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應用,進而引發國民研究科技的興趣以增進國民科技素養。

政策擬訂與文物徵集

工博館在籌備後期,於民國84年委託雲林科技大學林崇熙教授進行「科技文物典藏研究的歷史參考架構」研究計畫,其成果提供的「工博館典藏研究架構」如下:工博館應記錄本地社會文明的發展歷程,因此應以本地人民生活為中心,就科技對本土社會的形塑,呈現本土文化的發展機制;考察出歷年來影響臺灣社會發展的工業結構變遷,以明瞭各產業科技在不同時空下如何演進和占有的時代分量;考察臺灣科技形成過程以呈現本地科技發展的特質,如此有助於明瞭科技文物或技術在歷史脈絡中的意義。

工博館基於「典藏研究架構」和「建館宗旨」,研擬出「蒐藏宗旨」:探討科技基本原理及發展沿革;記錄科技在我國民生發展上的重大影響;反省科技發展歷程,以促進大眾了解科技與社會的相互影響;表彰或實證我國科技發展上的重要成就;研究我國科技文化資產,進而與國際相關領域交換研究、展示與教育的成果。

「蒐藏宗旨」訂立後,再結合工博館實際業務擬出實務面的「蒐藏目標」:基於工博館自籌展示或教育專案的目的,所需獲得的標本、資料或物件;因政治與經濟情勢的變遷,而致瀕臨滅失的重要產業文物或資料;對台灣技術與產業發展具關鍵影響的物質見證及口述歷史;基於「為未來蒐藏」的理念,可具體表徵科技與社會互動情況與議題的標本;由計畫性的工業考古所取得的工業遺址及標本。

由所訂立的「蒐藏目標」來看,工博館以做為臺灣本地科技產業文化資產的國家級保存單位自居。在臺灣科技產業文化發展歷程中,許多本土科技或有歷史意義,或對我國工業和民生發展有重大影響。然而這些在科技發展史上重要的文物和其他相關證據,不是散居各地,便是不知去處。因為科技的領域非常廣泛,而且發展日新月異,許多有特殊意義或價值的科技文物,稍縱即逝,若不儘快有系統地蒐藏、保存,將來恐有遺珠之憾!因此從84年起,工博館開始進行產業科技文物的徵集和典藏。

工博館對於科技文物(指可待蒐藏的物質實體)的徵集方式有下列幾種:
  1. 採集   指工博館研究人員依據已核定的「年度蒐藏研究計畫」或委託計畫案,進行田野調查工作,蒐集物件。
  2. 捐贈   指工博館接受物件的法定所有權人或團體(機構)捐出物件,是目前工博館館藏品來源最多的方式。
  3. 交換   指工博館和公立機構或博物館在平等互惠的原則下互換蒐藏品,目前工博館館藏品來源還沒有這一方式。
  4. 購買   指工博館依「政府採購法」的採購程序採購物件。
  5. 轉移   指物件所有權由其他公立機構讓與工博館,或工博館上級機關指定工博館承接其他公立機構的物件,例如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轉移一批當年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政府的度量衡標準原器和儀器設備。
  6. 暫管   指工博館在互惠原則下,接受物件的法定所有權人或團體(機構)託付物件管理,目前工博館暫管中華電信和台灣電視公司的科技文物。

科技文物蒐藏

目前工博館所蒐藏(含暫管)的科技文物,截至民國100年10月約有3,000件,可分成下列幾大類別:

印刷產業科技文物類 這類科技文物的蒐藏起源於民國80年代,臺灣活版印刷業不敵電腦排版的衝擊,業務量江河日下,迅速萎縮,印刷文物面臨快速消失危機。工博館決定以有限的人力進行「鉛字活版印刷技術」的蒐藏研究,並藉由調查個案,搶救一些值得蒐藏的印刷文物。民國88年初,館方委託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系吳祖銘教授進行一項委託研究案「1930~1990年代的臺灣活版印刷發展之研究」,從這研究計畫中蒐藏了為數眾多的活版印刷系統性文物。

整個活版印刷技術系統,經考據在臺灣已使用近一世紀。這項技術從利用「銅模雕刻機」把鑄鉛字的銅質凹陷模型雕刻出來,接著利用「鑄字機」把熔融的鉛液灌入這些銅模中,這就是鑄鉛字的過程。

這些鑄好的鉛字送到印刷廠,經過「撿字師傅」在數以千萬計的鉛字中撿選出所需要的字型、字體,再到「排版房」設計排列出顧客所需要的版型,接著利用「打樣機」依據這版型先行試印幾張樣品,經顧客確認後再把這版型拿到「印刷機」大量印製成品。工博館蒐藏這類文物逾300件,有銅模雕刻機、手搖鑄字機、電動鑄字機、活版印刷機、打樣機、圓盤印刷機、為數成千上萬不同字型字體的銅模和鉛字、鉛字架、整座排版房、排版工具等。

度量衡產業科技文物類 這類科技文物的蒐藏起源於民國87年,工博館購置了一批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在進行土地測量時所用的「經緯儀」、「水準儀」等儀器。另外在民國90年,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轉移一批當年國民政府接收日本政府的一些度量衡標準原器和儀器設備,讓這類別的文物更為豐富,數量逾200件。

電信產業科技文物類 民國93年底,工博館和中華電信公司合作,針對臺灣地區電信科技文物做最完整的保存、展示和教育,目前在工博館暫管蒐藏的文物逾1,500件。在工博館,還有一個約300坪空間的「電信@臺灣」展示廳展出部分的電信文物。

電視產業科技文物類 民國97年5月,行政院新聞局、國內主要無線電視臺(臺視和華視)、民間傳播業者等機構,看重工博館長期典藏產業科技文物的經驗,並擁有優良蒐藏環境、蒐藏研究的條件和能力,以及博物館自身展示和教育的功能,經政治大學廣電系陳清河教授、大通影視束連元先生等人的努力奔走,經歷1年時間,共覓得來自各地慨然捐贈的電視產業文物逾300件供工博館蒐藏,這些產業科技文物大多是電視製作端設備。

臺灣電視事業的發展從民國51年臺視開播開始,迄今將近半世紀。臺灣常民生活文化和作息型態,深受電視產業的影響,技術和製播內容也間接引領了主流社會的流行文化。我們可以在電視產業和器材歷史的領域中,發掘出豐富的電視文獻和史料,構織一幅台灣電視全盛時期的幕後故事和棚內人生,並做為日後常設展示廳的規畫基礎。

紡織產業科技文物類 在臺灣,紡織產業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產業,出口值一直占很高的比重。這類產業科技文物大部分都很巨大,礙於蒐藏空間,只能蒐藏中小型機具,因此蒐藏的數量不多。

電子產業科技文物類 電子產業從民國60年代電動玩具開始發展,一直到現在的3C龐大產業,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電子產品了。工博館所蒐藏的這類別產業科技文物以個人電腦PC為主,有宏碁小教授1、2、3號,蘋果電腦等。

機械產業科技文物類 這類別的產業科技文物範圍非常廣大,從傳統的車床、鑽床到波音747飛機發動機,都屬於這一類。因機械產業涵蓋很廣,但工博館單一類型機械產業蒐藏數量不大,所以就沒有獨立一類。印刷產業科技文物類也有許多印刷機械,因印刷產業科技文物類數量夠多,於是就獨立一類,不放在這類別中。

後續努力

臺灣文化資產保護和保存的對象,以前僅止於古物、遺址、古蹟歷史建築及聚落、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文化景觀、自然地景等7大類,並未關注產業科技文物的保存。一直到民國90年,許多國營事業因民營化而消失,政府單位才注意到這類文物快速消逝的問題。

文建會受命於民國91年12月16日成立產業文化資產調查小組,協助各部會和所屬機關構辦理清查、保存並活化再利用足以表徵台灣近代化歷程的寶貴產業文化資產,避免各事業單位在轉型或民營化的過程中,隨意處置所管理的資產,造成國家文化資產無法彌補的損失。

產業文化資產於是從民國92年後,開始慢慢被公、私營產業重視。但是面對如此眾多的產業科技文化資產,保存和蒐藏實無法單靠工博館或政府部門就可以達成,還需要各個產業的協助。例如在彰化縣的「社頭樂活觀光襪廠」,就是一個織襪工廠把工廠最早的手動式織襪機保存展示,並讓參觀者可體驗手搖織襪的過程,是一個結合觀光、製造和產業科技文物保存的很好案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