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癌症的成因與標靶治療–DAPK 與致癌因子之間的角力

97/01/15 瀏覽次數 14934
在國人的十大死因中,癌症名列前茅,人人談癌色變,但對於癌症的成因卻不甚了解。以往人們總認為是某些致癌因子造成體內癌細胞的突變與滋生,但是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陳瑞華研究員卻發現,人體內的DAPK(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和一些致癌基因、抑癌基因彼此之間會互相影響,才導致癌細胞的蔓延。

DAPK是指一種可以抑止癌細胞的基因,一種由鈣離子和攜鈣素共同調控的激酶。過去的研究認為DAPK會引發癌細胞的凋亡,但陳瑞華博士發現DAPK的另一項主要作用,在於抑止細胞與基質的附著能力,讓細胞無法附著在基質上進而在人體內到處移動。這麼一來,癌細胞就不容易轉移,癌細胞生存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陳博士也以她最擅長的訊息傳遞研究,解釋癌細胞的成因。訊息傳遞是細胞外部的某些物質,告訴細胞內部有哪些生長因子。DAPK和一些致癌基因、抑癌基因彼此之間會互相調控,某些致癌基因會負調控DAPK,抑癌基因則可能會正調控DAPK,「這樣的過程就像三者的角力,決定誰控制誰,決定細胞最後的模樣」。她的訊息研究就是希望能用這樣的訊息傳遞網絡,了解不同的情況會造成怎樣的結果,「像電力圖一樣,知道最後的終點在何處」。

陳博士認為治療癌症並不是用化學治療把癌細胞殺死就夠了,畢竟化療也可能連帶地殺死正常的細胞,造成人體的衰弱,而且如果癌細胞已經轉移,經過化療之後還是有可能復發。「不同的癌症病人,罹癌的原因也不一樣,必須經過標靶治療,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病人才能對症下藥。」她未來也會在這個領域繼續研究,深入了解DAPK的功能、機制與細胞傳遞的訊息網絡,希望為癌症的治療開啟另一扇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