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台灣魚類尋根之行

105/04/11 瀏覽次數 3823
經過五年,環球兩次以及造訪全球超過30個標本典藏,終於完成台灣所有新魚種的尋根之旅。(圖/何宣慶提供)經過五年,環球兩次以及造訪全球超過30個標本典藏,終於完成台灣所有新魚種的尋根之旅。(圖/何宣慶提供)
 
對魚類研究者來說,魚類的原始研究文獻、模式標本為重要的研究基礎,舉例來說:當一個新種被發現時,要如何確認牠是未發表的新種,抑或只是變異?為了獲得相關資料或親眼觀察模式標本,魚類研究者往往須投入大量時間於搜尋、翻閱相關文獻資料,甚至遠赴國外確認相關資料及標本,一來一往之間,往往需付出相當高的成本。

有鑑於此,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及其團隊,配合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進行「尋回散佚於海外之臺灣魚類標本與文獻資料」之計畫。該計畫主要目的為蒐集散佚在海外之台灣魚類標本及文獻資料,透過數位化資料庫平台,可供全球學者快速利用該資料庫檢索基礎知識,其內容包含魚類標本圖片、標本的原始採集資料以及標本現在保存的地點、狀況如何等。

台灣的魚類研究可追朔至1868年,始自當時英國駐台首任領事史溫豪(R. Swinhoe, 1936-1877)所採集的魚類標本,這批由史溫豪採集的標本後來售予大英自然史博物館,並由當時的博物館館長貢德氏(A. Günther, 1830-1914)發表在《大英物館之魚類目錄》中,計發表7個新種皆為淡水魚類,自此可視為台灣魚類相關研究之嚆矢。

「尋回散佚於海外之臺灣魚類標本與文獻資料」之計畫,即是透過早期文獻的梳理以及找尋目前仍典藏在海外的模式標本,意圖建構出台灣魚類研究史的歷程,並提供海內外學者共通交流的平台。該計畫執行的首要步驟是翻閱各期刊論文,並利用關鍵字搜尋國際上各魚類資料庫,篩選出發表自台灣的新種及原始文獻,在此過程中,亦同步彙整出台灣散佚於海外之魚類標本的現藏處。根據上述資料,歸納出發表自台灣的魚種共計有361種,包含所有有效及無效種;根據團隊成員之一、目前任職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何宣慶表示,即便是判定為無效種的標本,有朝一日也可能會被證實為有效種,故有其調查之必要。

「尋回散佚於海外之臺灣魚類標本與文獻資料」之計畫成果網羅超過30個博物館的魚類標本之照片、原始標籤、X光照片、資料文獻、帳冊等資料,將過去採自台灣卻散佚在海外之所有模式標本,及其原始描述文獻均數位化建檔,並置於「台灣魚類資料庫」供國內外學者查詢。該資料庫之建置,除了提供魚類研究者更加便捷、完整的基礎知識,最重要的是目前世界上尚沒有人像台灣,將自己國家所有的魚類標本重新檢視,並透過如此浩大工程,企圖去建構台灣魚類研究的歷史軌跡。
 
責任編輯:王御風∣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
審校: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展示組副研究員

名詞解釋

模式標本:即為發表一新物種時所根據的標本。根據動物命名規約,一定要先設立正模標本,對照這個原始的標本,副模即是參考用,如公、母、變異性,正模如果不見了,就挑另一隻魚當作正模。

資料來源
  • 科技部補助「海洋與環境變遷」執行團隊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