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進擊的巨量資料(Big Data)

102/11/05 瀏覽次數 20474
現今資料爆炸的時代,究竟Big Data具有什麼魔力,能夠讓大家如此瘋狂著迷。最早大家耳熟能響的例子就是「啤酒、尿布、星期五」,早在90年代美國知名零售商分析過去民眾的購物行為,發現星期五晚間尿布與啤酒高度相關的銷售連帶關係。經過市場調查,發現婦女們常會在星期五提醒先生下班後要順路去幫孩子買尿布再回家,同時先生也會順手帶個幾罐啤酒歡度週末。這類的「購物車分析」,替零售商製造了很多行銷手法,並且提高了許多營業額。

巨量資料關切的核心,不在於彼此間因果關係而是相關性。利用資料之間的統計關係加以量化,兩者之間關係性越強,意味著其中一個值有所改變另一個值就極有可能也跟著改變。2009年谷歌(Google)透過蒐集民眾最常用使用前五千萬個搜尋字眼,找出和流感傳播的時間、地區統計上的相關性,嘗試了高達4億5千萬種不同的數學模型,再與疾管局在2007年與2008年的實際流感病例加以比較,即時的掌握了H1N1流感疫情。

我們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大量的資料,例如:收發e-mail、用悠遊卡搭大眾交通運輸、透過ATM領錢或轉帳、走進賣場刷卡購物、拿起手機打電話傳簡訊、利用網路搜尋資料、甚至走在路上經過監視器…等等。根據統計,光在Facebook上一天就有25億分享的內容條數、27億「讚」的數量、3億上傳照片數,在一天當中全球人類製造出來的資料量高達25億GB,同等於要用4,000萬台64GB的iPad才裝得下的巨量資料。

Big Data能夠讓亞馬遜(Amazon)準確地推薦用戶最想看的書、LinkedIn能夠猜出我們認識些什麼人、Netflix能夠有自信地保證推薦影集一定大賣、歐巴馬競選團成功舉辦募款餐會籌集大量競選資金且預測選情獲得連任,以及IBM推出華生(Watson)機器人,協助醫生做出治療建議,減少疏忽縮小判斷誤差、降低醫療糾紛。Big Data已經滲透到各式各樣的領域,無論在醫療、政府、教育、經濟、人文、或是其他各方面,生活中的每分每秒都正在源源不斷創造「巨量資料」,然而透過數據的分析,做有效的決策,才是巨量資料在科學和社會學上帶來的價值和其經濟效益。

好萊塢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敘述未來世界發展出一套「未來行為檢測科技」(Future Attribute Screening Technology,簡稱FAST)安全系統,可預知犯罪的技術。Big Data時代的來臨,能先發制人在犯罪發生前提前阻止,已經不再純粹只是幻想罷了。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約每10萬人有14.5人自殺死亡,研究數據指出自殺的人有63.5%患有憂鬱症,憂鬱症已是全球第5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躍升到第2位,但僅9%的人在自殺前曾到精神科或心理諮詢機構就診。未來或許也能夠利用巨量資料的分析,提早發覺憂鬱症患者的自殺傾向,及時挽救更多寶貴的生命。Big Data的發展,能夠創造出無可限量的價值。

參考資料
  1. http://techorange.com/2013/05/23/netflix-use-big-data-to-find-what-user-wants/
  2. http://www.circle.tw/trend/clickforce-bigdata-1.html
  3. http://www.nownews.com/2012/08/26/10846-2847782.htm
  4.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8/24/n3948442.htm
  5. 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4/112013091100456.html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