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石斑魚產業發展:魚苗殘食–是天性還是人為
101/05/08
瀏覽次數
30950
許晉榮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在臺灣、大陸、港澳或東南亞等地,石斑魚是很受歡迎的食用魚類,牠的肉質細嫩鮮美,不論清蒸或煮湯,都是老饕心目中的美食佳餚。由於石斑魚的高經濟價值,關於牠的繁殖和養殖技術自然深受養殖業者的關注。
目前臺灣養殖的石斑魚種苗多數是人工培育而成的,和其他海水魚類相較,石斑魚苗的供給比較不穩定,這可能和石斑魚苗本身的生物特性、疾病抵抗力和養殖困難度有關。其中,發生在魚苗之間的互相吞噬,也就是(cannibalism),經常造成養殖業者在經濟上很大的損失。為什麼石斑魚苗如此容易發生殘食現象?是天性嗎?人為的養殖過程是否增加了殘食發生的機率?又該如何防治?
何謂殘食
殘食,或同類相殘,聽起來似乎暗示不懷好意的肉食性動物,彼此瘋狂地啃咬著對方到死的感覺。其實在動物學上,殘食有一個嚴謹且簡單的定義,就是一隻動物殺死並食用同種動物大部分或全部身體的行為。有時候在稍微寬鬆的定義下,吃掉同種尚未發育成個體的卵或胚胎也算殘食行為。
殘食行為(cannibalism)這個字源自「Caribales」。15世紀哥倫布登陸巴哈馬時,發現這一帶的加勒比印地安人有吃戰俘的行為,因此稱有這種行為的人為Caribales,這個字日後就成為殘食和加勒比海的字源。
有很長一段時間,殘食被認為是動物在緊迫或動物園圈養下所產生的變態行為。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殘食在自然界中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殘食行為雖然可能發生在成體之間,例如雌螳螂在交配後會吃掉牠的配偶;有些則是子代會反噬親代,例如有些蜘蛛的幼蟲在孵化後會吃掉母蟲。但在多數的情形下,被殘食者多半是處於較易受傷害的早期生活史階段,也就是卵、仔(larva)或稚體(juvenile)被較大的個體所吞噬,例如野外的黑猩猩和獼猴都有殺嬰和噬幼行為的紀錄,或仔、稚體間彼此互噬,比如石斑魚苗彼此間的殘食。
由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殘食對動物而言有好處也有風險。首先,同類的身體組成最相近,經由殘食,勝者可以直接由敗者獲得最適當的食物和營養,因此長得快、活得好、生得多,間接地也替自己或子代減少競爭的對手,並得到更多的資源(例如食物和配偶)。
其次,對於一些吃卵或幼體的成體而言,殘食是一種能量再生的過程。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這種「回收」所獲得的能量可以做為再次繁衍下一代的資本。
有好就有壞,殘食行為還是有風險性。殘食者在面對體型相當的對手時,本身也有被捕食的可能。有時運氣不好,吃掉有病的同類還可能因此得病。過度的殘食也可能造成同一年齡群損失過多或性別比不均,使得族群無法產生足夠的下一代,造成族群的瓦解崩潰。
石斑魚苗間的殘食
石斑魚苗間的殘食究竟是什麼樣的現象呢?事實上,不論在野外或養殖環境中,石斑魚苗都會殘食。基本上,就是體長較大的吃掉體長較小的,而且體型相差愈大,殘食率越高。以養殖的點帶石斑魚苗為例,仔魚開始殘食的體型大小約在平均體長1.6公分左右,但發生較頻繁的時期在個體變態後,體長約2.5公分(也就是養殖業者俗稱八分苗左右)以上。一直到體長6公分前,這種互噬的行為都很常見。
這裡所說的「變態」是指魚類在卵孵化後,由仔魚到稚魚或成魚間的一段發育過程,在這過程中,外部形態、內部構造、生理和行為等會有所改變。
石斑魚由卵孵化後就進入透明、浮游的仔魚期,在發育過程中有一個明顯的外形變化,就是背、腹鰭的第二硬棘會開始快速增長,長度有時還會超過仔魚的尾部,讓牠在水中的外觀就像是水平的三腳架。隨著發育過程,硬棘開始縮短,浮游在水面上、中層的仔魚開始下沉棲息於池底。等到仔魚身上的斑點和花紋出現,變態就算結束,開始進入稚魚期。
石斑在變態後,開始有較頻繁的殘食行為,這在生理發育上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石斑完成變態進入稚魚期後,魚苗的消化道也發育完成,適合攝食包括同類在內的魚苗。
根據觀察,石斑魚殘食同伴時,多數是咬住被殘食者的頭部,再以水平方式把牠完全吞入腹中。如果吞噬失敗,被殘食者卡在殘食者口中不上不下,就會變成兩者都死亡的慘劇,這在虎斑中尤其明顯。
殘食者要能完全吞噬犧牲者,理論上來說,前者的嘴寬必須等於或高於後者的體高。藉由這觀念,只要分別建立嘴寬及體高和體長的關係式,再把兩者合併,就可以得到殘食者與犧牲者體長的線性關係式。
經由這方法,分別得到點帶石斑和龍膽石斑魚苗殘食者體長(TL
cannibal
)與犧牲者體長(TL
prey
)的關係式是(式中體長單位為mm):
TL
prey
= 0.80 TL
cannibal
– 1.50(點帶)
TL
prey
= 0.83 TL
cannibal
– 2.48(龍膽)
由這兩個方程式判斷,當被殘食者體長在2到5公分之間,點帶石斑和龍膽石斑苗殘食者要成功吞噬被殘食者,體長須是被殘食者的1.3倍左右。也就是說,理論上只要這兩種石斑魚苗比犧牲者大了約30%左右,就可以吞噬對方。這和很多海水魚類比較起來,發生殘食所需的體長差異較低。
為了驗證上述實驗所推得的體長關係方程式是否正確,把不同體型的龍膽石斑魚苗配對,再觀察殘食發生的情形。發現真如所料,發生殘食的配對,除少數例外,犧牲者對殘食者的體長比例多落在代表關係方程式的直線的下方。也就是說,基本上殘食者對犧牲者的體長比例,要等於或大於由關係式所推得的值才易發生。少數例外多半發生在魚體較小時,但比例值也相當接近推測值,這結果證明了上述體長關係式的合理性。
不過,由上述實際觀察和迴歸模型也發現,石斑魚苗的殘食發生率會隨著魚體增長而逐漸降低,到了育苗後期,殘食往往發生在體型差異較大的情況下。這可能和石斑魚隨著體型發育,牠由殘食者口中掙脫的能力越強有關。這時殘食者只好選取體型較小的對象,即使經濟效益較低,也不至於徒勞無功。
天性與人為影響
由於石斑魚間發生殘食所需的體長差異小,殘食者一旦成功,得到的優勢會很明顯表現在成長上,所造成的體長差異又利於牠繼續殘食下一個同類。其實有的學者認為,在茫茫滄海又無適當生物餌料提供的情況下,某些大洋性的魚類所產下的魚卵或仔魚,基本上就是提供給牠們兄弟姐妹的餌食。對於野外的石斑魚族群,這也是天擇對優勝者的獎勵吧!或許也可以說,殘食行為對於石斑苗是一種天然的篩選工具,它能淘汰魚群中體弱或瘦小的個體,讓成長較好的可以脫穎而出,得以延續族群的生命。
可是由水產養殖的觀點來看,這種物競天擇的代價就是金錢上的損失。相對於野外,養殖環境中的密度較高,個體彼此相遇的機會更高,躲藏的空間更小。此外,魚苗在仔、稚魚階段,成長快、攝餌量高、不易接受人工餌料或換餌,又容易出現成長差異,殘食就更容易發生。由於石斑魚苗是以量計價,個體減少、育苗率下降並不是漁民願意見到的情況。為了防止殘食所造成的損失,就必須有因應的措施。
殘食的防止
基本上,在養殖過程會誘發或促進魚苗殘食的原因,主要可分為環境和遺傳因子兩大類。前者主要指某些環境限制因子,如餵食策略不當(包括餵食次數太少、餵食不均、餵食餌料不適、餵食時間未配合魚類習性等)、有無遮蔽物、養殖密度、水質環境等,後者則指因遺傳差異造成的不同體型和攻擊傾向。因此以適當的餵食策略、合理的蓄養密度、定期分級等方法降低殘食率,應該是適當的改善方法。
然而魚種不同,發育、形態和行為模式也各有差異,適用於一種魚類的處理方式,不見得在另一個種類也有相同的效果。
對於石斑魚,漁民為了降低殘食最常做的就是定期分級,它的效果明顯可見。在育苗期間,約每3天分級一次,分級的工具就是篩網。篩網是以鐵絲編成不同網目大小的籃子,利用相鄰級數篩網,把魚苗連水倒至其內,便可因篩網網目不同,把體型不均的魚苗依次分級。
筆者曾調查臺灣所使用的篩網網目大小,發現業者使用的相鄰級數網目篩網的分級效果相當好,穿過較大篩網目(例如一臺寸)而存留在較低級數篩網目(例如八分)上的點帶石斑魚苗,最大魚體長多是小魚體長的1.2倍以下。在這種情況下,剛分級過的魚苗或許因為體長差異較小,大魚不易吞噬小魚,殘食基本上較不易發生。
除了利用篩網篩選外,由於魚苗成長快,比成魚在相對體重上消耗較多的飼料,因此餵食的頻率必須比成魚高。根據養殖的經驗,在育苗期,一天餵食3次以上的確有助於降低石斑魚苗的殘食率。
有些研究者認為提供遮蔽物可以降低石斑魚苗的殘食率,但對遮蔽物的種類、規格和效果卻語焉不詳。筆者也嘗試提供遮蔽物(牡蠣殼和磚塊)給點帶石斑魚苗,但未發現魚苗的殘食率受到影響,倒是發現提供遮蔽物會造成魚苗蝟集,反而可能提高殘食的機會。
對臺灣而言,石斑魚養殖是一種高經濟價值的產業,如何培育相當數量的種苗自是養殖的重點。或許殘食行為在石斑魚族群中是一個天擇的自然過程,但在養殖上,還是期待著更高的魚苗存活率。如何尋找更節省人力、更減少魚苗耗損的方法,仍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12年5月,473期,32 ~ 37頁
種苗(11)
餌料(9)
科發月刊(5210)
推薦文章
113/11/29
重建部落認同,從原住民視角探索地理與環境教育的未來
歐柏昇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0/30
醫師的「超級 GPS」:手術導航系統如何為臨床帶來新革命?
黃宜稜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