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今(2008)年7月發表了一篇論文,結論是以荷爾蒙促進乳牛乳汁分泌,可以減緩全球暖化趨勢。在討論這個結論之前,我們最好先交代一下背景資料。
在美國,孟山都公司以基因工程技術生產乳牛用的「體質促進素」(rb ST)。那是一種生長荷爾蒙。1993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審議相關證據後,認為給乳牛注射這種「體質促進素」促進乳汁分泌,並不會造成有害人體的後果。
但是有些研究人員發現,給乳牛注射體質促進素會造成乳房發炎,必須注射抗生素治療。而以抗生素治療發炎,可能促成細菌演化出對抗抗生素的能力。有些人因此反對乳牛業使用體質促進素。此外,科學家還發現,牛的生長荷爾蒙會刺激肝臟生產類似胰島素的生長因子(IGF-1)。已有實驗結果顯示,血液中這種生長因子的濃度若升高,也許會提升罹患攝護腺癌、乳癌的風險,婦女懷雙胞胎的機率也會升高。目前澳洲、紐西蘭、加拿大、歐盟等都不准乳牛業者使用體質促進素。
現在,美國消費者團體已經開始進行遊說與宣傳,企圖以法律規定市場上販售的牛奶,必須標示乳牛是不是注射過體質促進素。去年,FDA決議不反對這種標示。孟山都公司全力消毒、反遊說,強調根本沒有便宜的辦法分辨牛奶是不是由注射過體質促進素的乳牛分泌的。
根據PNAS剛發表的這篇論文,使用孟山都公司生產的體質促進素,可以提升乳牛的產乳量,大約7%。也就是說,飼養較少的乳牛就可以生產同樣數量的乳汁。乳牛數量減少,乳牛排放的甲烷量就能降低。
乳牛業減碳措施的關鍵
甲烷是比二氧化碳還要強大的溫室氣體。美國國家科學院估計,以人為力量釋出的甲烷中,乳牛釋出的占20%。作者估計,要是美國乳業全面使用體質促進素,每年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於4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
這篇論文雖然發表在PNAS上,但立即受到各方批評。因為兩位主要作者,一位是孟山都公司生產體質促進素的技術經理;另一位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他自1980年代以來就是孟山都公司的支薪顧問。在美國,這是利益衝突。
對於這篇論文的科學質疑,則是:作者沒有說明,所謂體質促進素提升乳汁產量的結論,與飼料的質量有無關係。要是施打體質促進素之後,還要提高飼料的質量,才能提升乳汁產量,那麼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方式就必須改變了。
不過,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統計數字,即使不依賴體質促進素,美國乳牛業的減碳措施都相當成功。現在美國有900萬頭乳牛,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40年代的排放量減了70%,而那時乳牛共有2,500萬頭。成功的關鍵在飼料與營養管理。有些科學家團隊正在研究乳牛飼料,希望進一步降低乳牛的甲烷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