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與氣候變遷專題報導(一)看不見的殺手:PM2.5已成世界級健康危害

106/04/12 瀏覽次數 1645

不抽菸也有可能罹患呼吸道重症,如鳳飛飛小姐就是知名藝人中最為人知的;比較近期的例子是,2015年11月,平常即注重養生、不抽菸、且積極參加環保活動反空汙的彰化縣林世賢議員,也被確診罹患肺腺癌。這類罹病原因,排除二手菸因素,不外乎是環境中的空氣汙染物質造成。

 

過去國內對空污污質的認定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地面臭氧與懸浮微粒等,但單單就「細懸浮微粒」(PM2.5)的研究,則是最近20多年內開始為人所關注,在台灣則更晚受到注意;美國在1997年已公告PM2.5標準,而台灣則到2012年才訂出來;依照2016年初官方統計出的連續三年監測數值,全台除了花蓮、台東,其餘各縣市全部都高於15 μg/m3,屬於三級防制區。

 

究竟PM2.5對人體有何危害?按衛福部國健署的衛教手冊中引述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細懸浮微粒(PM2.5)因粒徑小,可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而易感性族群會受到更大的危害。而WHO所屬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在2013年已將「室外空氣污染物」列入一級致癌物,並特別提出PM2.5是空污重要成分,會提高致癌風險。歐洲心臟病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也指出,空氣和噪音是嚴重危害心臟健康的風險,其中,心血管疾病佔所有空氣污染早逝案例的80%。

 

如果檢視較新的研究報告,根據2016年刊登於ES&T期刊的研究《Ambient Air Pollution Exposure Estimation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3》,從全球尺度來看,環境空氣汙染已是全球等級的健康殺手 [1]。該研究團隊在2013年啟動的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計畫估計,當年度有290萬人的死於以PM2.5為主要致病風險的疾病。2015年他們進一步比對了衛星監測資料、化學物質傳輸模式模擬資料與79個國家的地面觀測值,得出一份空間解析度為0.1 × 0.1的PM2.5年均濃度分布圖,再比對上人口分布資料,發現在2013年,全球87%人口生活在WHO所認定的PM2.5超標範圍(10 μg/m3);就時間軸來看,東南亞、南亞和中國在過去20年間,PM2.5持續惡化,高所得國家則有明顯減緩。

 

與PM2.5有關的疾病非常多樣化,2015年6月一份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通訊(EHP)的論文,調查了245名自閉症障礙症候群(ASD)兒童和1522名無ASD兒童的母親,比對美國環保署空品監測等資料,發現孩童ASD與母親懷孕期間暴露於PM2.5有顯著關連,但與懷孕前或懷孕後的PM2.5暴露關連不大;且風險增加特別和懷孕期最後三個月的PM2.5暴露有關 。

 

另一份由大倫敦政府和倫敦交通局委託進行的研究發現,倫敦每年因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物(以PM2.5和二氧化氮為主)而早逝的人將近9500人,比之前認定的多出一倍以上 。

 

在台灣,根據台灣大學公衛學院2015年12月發布的新聞稿,由林先和副教授研究團隊進行的最新研究顯示, PM2.5不但增加結核病風險,也會提高人口健康中慢性病之負擔 。其中,包括台大公衛學院賴亭君碩士追蹤新北市參加健檢的民眾,利用住家地址推估居民的空氣汙染暴露量,評估空汙與結核病發病的風險,結果顯示,每增加 10 μg /m3的PM2.5暴露量,結核病發生率的風險會增加39%。而羅偉成博士的研究則顯示,2014年臺灣有超過6,000名的死亡人口是由於PM2.5暴露所造成。且平均而言,全國有一成九的四大慢性病死亡與PM2.5有關 。

 

由於PM2.5的來源不只來自工業排放,也來自使用化石燃料的交通工具,此項議題凸顯國民健康需要環保、經濟、交通、能源和衛生部門共同合作才行。

 

備註

感謝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健康醫藥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III, MOST 104-2515-S-214-001」。

 

責任編輯:王智昱

審校: 林玉梅,黃耿祥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