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農業安全思維下的害蟲防治:引言

103/07/10 瀏覽次數 7871
民以食為天,人們為了生存必須耕作以生產糧食;昆蟲何嘗不是以食為天,為了存活牠們也必須取食,因而與人類產生了「糧食」競爭。人們為了保護作物不受昆蟲為害,發展出各種防治方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使用殺蟲劑。早期用像是油劑、植物萃取物(如尼古丁、魚藤酮類、除蟲菊等)或礦物(如砷化物)等天然產物防治害蟲,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較小。但自1939年,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化學合成殺蟲劑DDT開發以來,由於它的殺蟲效果好且成本低廉,因而大量使用於農業與環境衛生害蟲的防治。

自此,化學合成殺蟲劑成為害蟲防治的主力,開發並大量使用各式各樣的殺蟲劑。然而其大量使用下所導致的為害也相繼浮現,較嚴重的如:害蟲產生抗藥性 ─ 在長期施用藥劑的選汰壓力下,使許多害蟲對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以致需施用更高的劑量才足以達到相同的防治效果,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使得藥劑使用量逐年攀升;環境汙染的問題 ─ 部分化學合成藥劑(如有機氯類殺蟲劑DDT)在環境中不易分解,容易在環境中累積並進入生物鏈,因而累積在高階消費者如人類等體內,造成危害。

全球人口快速上升,聯合國預估從現有的72億,每年以1億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將達到96億。為了確保足夠的糧食生產,當今農業耕作勢必無法捨棄殺蟲藥劑不用。在這狀況下,除了必須思考如何安全使用殺蟲劑外,更應重視如何減少使用量,以避免藥劑殘留,確保大眾食的安全與健康。為達到這目的,無毒害蟲防治(non-toxic pest control)方法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且融入慣型農法中。

目前,國內植物保護上是如何減少化學殺蟲劑的使用呢?本專題報導邀請了國內植物保護界的幾位學者專家,就各自領域的研究專長,彙編介紹幾種常用的無毒害蟲防治法,如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敵、費洛蒙、食物誘引劑、生長調節劑、物理性防治等,期能讓大家對這類害蟲防治法有進一步的了解。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