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下面這個命題,讀者應該不陌生:
給定一個直角三角形 △ABC,若邊長分別是 a,b,c,其中 a<b<c,則必定滿足關係式 c2 = a2 + b2。
或換個說法:
直角三角形中,直角所對的斜邊上的正方形面積,等於直角兩邊上的正方形面積的和。
是的,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畢氏定理,一個幾何學上基本且漂亮的定理。同時,它的逆定理也成立,也就是說,滿足上述關係的 3 數 a,b,c,必定形成一直角三角形。
本文之所以重彈這個「舊調」,是希望能加入數學史的素材為它添增色彩,俾使讀者可以看到畢氏定理的其他面向。
不同形式的畢氏定理
「畢氏定理」是因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證明它而得名。據說,畢達哥拉斯證明了這一定理後欣喜若狂,便叫他的門人宰了一百頭牛大肆慶祝。因此,這個定理也被暱稱為「百牛定理」。
但在畢氏之前,已有「間接」的證據顯示這定理可能早已為人所知。比如,現收藏於耶魯大學的一塊編號「YBC 7289」巴比倫石版,看來就是一個立起來的正方形,在其邊上有個數字 30,而橫的對角線上則有兩組數據 1;24,51,10 和 42;25,35(其中分號前的數目代表整數)。巴比倫人是採六十進位制,把這些楔形數字轉換成現行的十進位制,可以得到附圖中的數字,42.42639。
因為 30 × 1.414213 = 42.42639,這說明了巴比倫人已經知道正方形邊長 a 與對角線 d 的關係是 d = √2a。因此說巴比倫人知道了畢氏定理,應不為過。
同樣地,古代中國的數學家可能也已知道這個定理,同時掌握到直角三角形在解決測量問題上的重要性。在中國,它被稱為「勾股定理」或「商高定理」。之所以稱為「勾股定理」,是因為中國數學家把直角三角形稱為勾股形。
古代中國最重要的數學經典《九章算術》中就專闢〈勾股章〉,其內容有勾股定理、解勾股形(知道其中兩邊的條件求解第三邊)、勾股容方、勾股容圓、測望問題等。不過,整章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勾股定理,三國時期的劉徽註解《九章算術》時,也給了證明,容筆者稍後介紹。
至於被叫作「商高定理」,則是因為出現在被認為是最早成書的算經《周髀算經》的篇首,藉著周公與商高兩人的對話,給出了「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滿足畢氏定理的三數組(也就是勾 3,股 4,弦 5)。同時,據史家的研究,兩人的對話中也交代了這定理的證明。
此外,在印度、埃及和阿拉伯這些不同的文明中,也發現了畢氏定理以不同形式出現的紀錄。
上述的事實顯示了畢氏定理在人類文明中的重要性與普遍性。然而古代人是如何「證明」或確認這個定理為真呢?如果你知道目前我們所熟練使用的符號代數是直到 17 世紀才大致成熟,就不會驚訝於為何畢氏定理的證明都是從面積的關係著手。
畢氏定理的證明
首先,從大家最熟悉的證明方法看起,雖然它的起源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其想法是來自《周髀算經》。
已知大的正方形(邊長是 a + b)面積等於 4 個直角三角形(直角兩邊長 a 和 b)和一個小的正方形(邊長是 c)面積的和,因此如附圖左二:(左)大的正方形(邊長是a + b)面積等於4個直角三角形和一個小的正方形(邊長為c)面積的和。(右)把左圖重新排列可得到這個圖。這種把圖形適當切割、重新拼合的方式,是古代數學家用來證明幾何命題的重要方法。
配合簡單的代數運算,就輕易證明了畢氏定理。由此,讀者應該不難了解,為何國中數學是在談完乘法公式後才討論畢氏定理。不過,在沒有符號代數的協助下,古代的人又是怎麼證明的呢?其實,如果把上述描繪的圖形重新排列,或許也能得解,讀者不妨想一想。
這種把圖形適當切割、重新拼合的方式,是古代數學家常用來證明幾何命題的重要方法,註解《九章算術》的劉徽稱它是「出入相補」。當然,也是他用以證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勾自乘為朱方,股自乘為青方,令出入相補,各從其類,因就其餘不移動也。合成弦方之冪,開方除之,即弦也。
畫圖對照一下,上述文字其實不難理解。不過,劉徽原來的圖形已經佚失,清代數學家李銳(1769-1817)則提出了一種可能的補圖,讀者也可試試是否有其他不同的圖解。
另一方面,在 9 世紀的伊蘭斯數學家塔比.伊本.庫拉(Thabit ibn Qurra,約 826-901)的證明中,也看到了相同的方法,只是切割方式不同,但同樣妙不可言。
見識了這麼多種證法之後,讀者或許也想知道畢達哥拉斯是如何證明的?很遺憾,我們並不清楚。但不妨來看看稍晚於畢氏的歐幾里得(Euclid)所提出的證明,這是西方數學上最有名的證法。它記載於歐幾里得所編著,對西方數學傳統,甚至是文化傳統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幾何原本》(The Elements)中,就是卷一的命題四十七。藉由圖示輔助,我們嘗試說明它的核心想法。
由直角 C 往斜邊 AB 作直線,交 AB 邊於 K 點,交 GF 邊於 J 點。只要能證明正方形 ACDE 的面積等於長方形 AKJG 的面積、正方形 BCHI 的面積等於長方形 BKJF 的面積,便可完成畢氏定理的證明。這證法因涉及面積,因此也稱為面積證法。
欲證明正方形 ACDE 的面積等於長方形 AKJG 的面積,歐幾里得利用:
(1)正方形 ACDE 的面積等於三角形 AEB 面積的 2 倍(同底等高);
(2)三角形 AEB 與三角形 ACG 全等(SAS 全等,不然也可以看成以 A 為旋轉中心,使三角形 AEB 順時針旋轉到三角形 ACG);
(3)三角形 ACG 面積的二倍等於長方形 AKJG 的面積(同底等高)。
同理,可證明正方形 BCHI 的面積等於長方形 BKJF 的面積。
值得一提的是,歐幾里得在《幾何原本》卷六中更把這個定理推廣成直角三角形的三邊只要能張拓出圖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斜邊上的圖形面積仍然會等於直角兩邊上的圖形面積的和。如此一來,可稱是畢氏定理最簡潔的證明就此出現,這個證法又稱為比例證法。
此外,上述的面積證法具有一般性。也就是說,當三角形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時,一樣可以知道三角形邊長的關係。即,若 ABC 是銳角三角形時,較小兩邊上的面積和會大於最大邊上的面積。至於定量的描述,在引進三角函數後,就能輕易地把這一關係寫出,正是高中課程中的餘弦定理:
a2 = b2 + c2 ﹣2bccosA
由上述的介紹,不難發現畢氏定理不僅僅是課本所提 c2 = a2 + b2 的代數關係,其證明方式也非唯一。在不同文化中,畢氏定理(或畢氏三數組)各有其不同形式,但它的重要性卻是公認的。當然,時至今日,畢氏定理仍然非常重要。譬如在座標平面上所使用的距離公式,就是經由畢氏定理所建立的。
或許你會訝異於畢氏定理竟有如此多的證法。事實上,本文所介紹的證法只是較常被提及的幾個而已。路米司(Elisha Scott Loomis, 1852-1940)所著的《畢氏定理》一書,就收集了 370 個有關畢氏定理的各式證法。會有這麼多的證明,是因為在中世紀時,大學畢業生必須能理解畢氏定理,並且找到一種新的證法才能得到學位。因此,找尋畢氏定理的證法就成為一種風氣。
最後,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欣賞一下兩個有趣的證法。一個是美國第二十任總統 Garfield 的梯形證法;另一個是天才達文西的證明。
深度閱讀
-
比爾.柏林霍夫、佛南度.辜維亞著(2008)溫柔數學史(洪萬生、英家銘暨 HPM 團隊譯),博雅書屋,臺北。
-
李繼閔(1992)《九章算術》及其劉徽注研究,九章出版社,臺北。
-
劉鈍(1995)大哉言數,遼寧教育出版社,瀋陽。
-
Katz, V.J. (1993)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 Introduction. HarperCollins, New York, NY.
-
Loomis, E.S. (1968) The Pythagorean Proposition: Its Demonstration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and Bibliography of Sources for Data of the Four Kinds of 'Proof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Washington, DC.
-
Maor, Eli (2007) The Pythagorean Theorem: A 4,000-year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