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升學壓力鍋悶出什麼問題?

99/09/02 瀏覽次數 2112

許多調查顯示,國內成人會主動接觸的科學訊息,以醫療保健的比率最高,可見健康真的是大家關心的事。

 

長庚技術學院護理系的陳美燕教授,除了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外,也關心整個社會的健康,因為她覺得這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表現。因此,她便致力於對「良好生活型態」與「健康促進行為」的研究。

 

過去研究青少年的健康議題,多側重於濫用毒品、性行為等方面的探討,但是陳教授認為生活型態對健康的影響面向可能更廣。於是她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比較美國聖地牙哥與臺灣桃園兩地區青少年的健康促進行為。為何會選擇這兩個地區呢?因為她發現美國以加州人最胖,聖地牙哥又是加州肥胖人口比率最高的區域;國內則以桃園縣的地理環境、社經背景與前者較相似。

 

在健康促進行為的面向中,陳教授從過去的文獻整理了6個面向:營養均衡、人際支持、注重健康責任、生命欣賞、運動行為和壓力管理,並設計了健康促進量表來做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桃園的青少年在營養均衡、人際支持、注重健康責任、壓力管理等方面比美國聖地牙哥要來的好,但是在運動與生命欣賞兩方面則不如美國聖地牙哥的青少年。

 

陳教授從社會文化面向對這樣的結果深入分析。臺灣人多數會注重三餐,講求營養均衡,鼓勵多喝水,因此在營養均衡方面比較沒有問題。再者,由於臺灣的單親比率不像美國那麼高,因此人際支持上也優於美國。另外,過去數十年學校與家庭教育都很強調注重健康責任(諸如飯前洗手、飯後刷牙、關心體重、選擇沒有防腐劑的食物等),因此在這方面也優於美國。而從注意情緒變化、作息規律、控制情緒所呈現的壓力管理,臺灣青少年也表現得比美國還好。

 

不過臺灣青少年在運動與生命欣賞方面就不如美國了。臺灣青少年缺乏運動,因為他們每天被學校活動填滿。在學校中,體育運動不受重視,除了原本空間不夠之外,所排定的時間也容易被其他升學相關的科目所借用。而課後又有為了升學而準備的補習,這個原因有二,一是家長沒有時間照顧小孩,安親班或補習班成了暫時安置的處所;其次是家長希望小孩能獲得更高的學業成就,又不滿意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內容,因此需要補習。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青少年的運動量因而較少。

 

青少年每天被繁重的功課壓得喘不過氣,無法正面思考人生的意義,生活中感覺不到目標,抓不到重點,沒有快樂與滿足,無法對生活中的事物感到有趣或願意接受挑戰,因此生命欣賞這部分的表現也就不如美國。

 

陳美燕教授對臺美這兩個地區有很持平的分析,在這裡我們會著重在對自己多一點反省。陳教授認為青少年從小培養的促進健康習慣,與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要善用自己的文化特質:溫暖盡責的家庭,可以讓小孩有正常的三餐、作息與良好的人際支持,並協助做好壓力管理。雖然這方面目前我們優於美國,但是陳教授看到社會型態導致單親比率變高、速食人口增加,她很擔心這種優勢會消失。

 

至於改變臺灣弱勢的面向,陳教授則覺得應該從政策面來引導。升學、補習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或許如何讓青少年開始培養終生受用的健康促進行為,才是一個更重要的議題。這需要有遠見的政府來訂定長期的教育政策,並配合定期的大規模調查,她希望這個研究能提高政府對這方面責任的重視。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