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哪種理盲更值得擔心

103/01/09 瀏覽次數 9909
無論是「科學史」或「科技與社會」課程,經常與同學討論「科學課」之外何處可見科學。當然,理解何處可見之後,便會繼續討論所見為何?其實,在各種媒體流動的種種科學訊息,早已成為學生進入專業之前的先備知識,或至少是先備印象。若以終身學習的精神來看,或許更應該正視這些「學校科學課程之外」的科學訊息與科學印象。因為,成功融入文化的刻板印象,經常成為民眾討論科學事務時,隱晦但具有影響力的預設立場。

科學印象:標準答案

如果讓學生各自說說,對科學、科學家或科學機構的印象是什麼?答案總是小異大同。譬如,學生總認為科學知識必須透過可重複的實驗、有實驗證據、有邏輯、具普遍性、客觀、中立、是追求真理的事業,或促進技術發展等。這些說法不能說錯,但無法沒交代背景就說對。其實,這些存在於同學腦中的印象,清楚呼應早期科學普及運動的目的。早期熱心科學普及的人士期待傳遞科學宇宙觀,彰顯不受權威控制的科學精神,並爭取民眾對科學的支持。

為了傳遞科學宇宙觀,早期科普的重點並不在於科學分科的細緻內容,而在乎是否能提供一種簡化的、直觀的,以及具有不容置疑的確定性的科學形象。譬如,大部分的人都認為科學知識具有統一性,因此尋找大一統理論的理想從未消失。即使到了20世紀末,威爾森(E‭.‬O‭. ‬Wilson)也還奮力提出《知識大融通》(Consilien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1998)。

或者,社會即便了解科技的限制,但還是相信科技發展的潛力。譬如,不了解人類Biobank科學內涵的臺灣民眾,卻超過半數願意支持技術發展。不了解卻願意支持,是否只能說是基於信任?另外,社會文化中最根深蒂固卻隱而未顯的預設立場,便是很少受公眾質疑的「欲建高樓,先奠地基」的發展序列,即: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研發→社會利益。

這個發展序列其實很耐人尋味。客觀中立無涉倫理、價值的「純」研究或基礎研究,卻成為改善社會生活,產生社會利益的泉源。無涉倫理、價值的科學研究,卻決定或影響公眾利益。那把基礎科學稱為「純」學術研究,不是很矛盾嗎?

當然,若有人說,又不是每項基礎研究都有機會發展成改善社會的技術,因此為了掌握更多機會,應該支持基礎研究。這個說法似是而非,畢竟根據歷史案例,科學與技術的關係根本不是上下游的邏輯關係,更不用說技術研發與產業,甚至公眾利益的關係。即使以今天重要的產業或技術領域為立足點來思考,都還得討論基因科技、奈米科技、太空科技、防災科技、能源科技、資訊科技的發展的優先順序。或者,我們真的能如此樂觀,只要大力支持科學,其他相關領域就能水漲船高?

學生心目中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刻板印象,這些對科學、科學家或科學機構的印象到底是從哪裡來呢?底下將以學生上課報告經常使用的科幻作品為例,談談學生透過科幻到底接受到科學的什麼面向?

科幻中到底有沒有科學內容

為了方便討論,本文避免觸及科幻作品的分類,僅取基本共識,即科幻就是科學加幻想。科學通常指有信據的知識,幻想卻是超越現實的「沒那回事」。科幻的魅力正來自兩者的矛盾,以及信據與虛構交錯的趣味,就像金庸濃濃歷史味的武俠作品。想想,即便知道金庸寫的是小說,但誰不記得郭靖與黃蓉苦守襄陽城?科幻作品深具感染力,科幻小說、電影、動漫等是否為學生留下什麼科學大俠形象呢?

除了所謂的「硬科幻」之外,一般的科幻很少描述科學技術內容。經典科幻小說《科學怪人》(1818)的作者只告訴讀者主角沉浸於15、16世紀瑞士醫師、煉金術師帕拉賽爾蘇斯(Paracelsus)的醫學知識,利用風雨夜的雷電賦予拼湊的屍塊生命。即便執行創造生命這等大事,也無須根據當時的醫學知識與技術操作標準描述技術細節。

或者,如宇宙史詩(space opera)類科幻,經常描述超光速飛行器具、超級人工智慧、跨時間旅行,以及各式酷炫武器(如〈星際大戰〉經典的光劍)等,也都不必提及所根據的科學原理。又或者如電影〈千鈞一髮〉(Gattaca‭, ‬1997),劇中關鍵的基因科技,觀眾只能知道毛髮、皮屑、尿液與血液可做為基因檢測的樣本,其他相關或深入的基因技術內容與科學原理並不是重點。

雖然科幻作品大多不強調科學理論與關鍵技術細節的描述,卻有意無意反映出社會文化對科學的態度。請看看李安執導的〈綠巨人浩克〉(2003),電影開場的半小時左右,故事全然聚焦在一個生物實驗室中。那個實驗室裡充滿試管、離心機、悲慘的實驗動物、DNA雙螺旋的分子圖像、細胞複製的動畫,以及隱隱約約與軍事工業的關係等。

文化研究者便認為,這段影片充分反映出民眾對科學、科學家,以及科學機構的刻板印象。因為大家的心目中都覺得生命科學離不開實驗,需要精密計算,還得冷酷(或冷靜)對待實驗對象。

科學家雖充滿熱情與好奇心,卻也無法完全獨立研究,因為科學家需要研究經費,經費卻常與產業特別是國防軍事產業有關。不過,李安重拍的〈綠巨人浩克〉倒也置入現實世界科技進展的線索。譬如,綠巨人之所以成為綠巨人,原因是核災,但在2003年的電影中卻與時俱進成為基因工程。

科幻經常碰觸前緣科學,甚至預言科技趨勢,因此反而少談基礎科學知識。關於基礎科學,學生倒是常藉由日本作家柳田理科雄的《空想科學讀本》了解科幻情節背後觸及的,國高中程度的科學原理。譬如,作者分析力霸王超人七號以7馬赫速度飛行,根據身體結構比例、飛行姿勢,以及重力影響的考量,超人頸子肯定會折斷,身體會四分五裂。

科幻中的科學有性別問題嗎

從性別角度觀察,或許更能幫助我們一窺科幻作品傳遞文化中科學形象的特性。部分性別研究者主張,科技進步並非解放了性別,反而是強化了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科幻作家多是男性,作品中科學家也多是男性,因此科幻故事也不免俗地,總在理性男性科學家與感性女主角之間開展。

或許是性別意識逐漸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同,1990年代美國流行的科幻影集〈X檔案〉(The X Files)中,美麗理性史考莉與帥氣感性穆德顛覆傳統性別意象的組合,就被視為影集受觀眾青睞的重要因素。2006年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意外失言,說女性不適合從事科學研究,並因輿論壓力而去職,可見社會文化對科學中性別議題根深蒂固的刻板態度。

在諸多性別觀點中,哈洛威(Donna Haraway)的《賽博格宣言》(Cyborg Manifesto‭, ‬1985)相當具有啟發性。賽博格一反過去女性主義批判科技「入侵」自然的立場,呼籲積極面對科技世界,她認為賽博格有機會讓我們重新指認做為人類的界線與特質。

過去,人類是工具的使用者,現在技術成為人類的延伸,科技已經混淆了「人與非人」或「自然與非自然」的界線。與科技交纏不可分的現實,讓哈洛威宣稱穿越界線、建構界線是賽博格的責任。因為,她正是要藉此逼迫所有人反省既有的科學技術觀,以及相應的生活方式。

電影〈千鈞一髮〉中的基因科技,或許可以呼應穿越界線這件事。當今分子生物學的身體,其實早已經失去軀體的意象。分子生物學的身體,是實驗室產生的一連串數據(人類基因體),只有基因專家有能力生產、解讀並賦予意義,簡單的例子就是基因治療。

該擔心的是什麼

這篇文章提到很少數的科幻作品,文章重點並不在歸納分析科幻作品中的科學形象,只是想提供讀者一點觀察。對於科幻小說、電影、動漫,甚至電玩感興趣的年輕朋友,或許別在意這些文本中的科學,因為那真的不是重點,內容也不多。至於擔心學生受科幻文本影響,而無法辨識「正確」科學知識的家長,或許可以放心,因為小說、電影、動漫與電玩情節中的科學內容從來不是學生的重點,千萬別為了這些而忽略這些文本的創意想像。

該擔心的倒是,我們社會文化對科學的刻板態度,看起來是在科幻作品中不斷重複流傳。譬如,科幻故事中總有各種影響世界的新科學技術,它偶爾也會出現麻煩,但科學機構中的科學家總是掌握關鍵知識,並努力解決問題,從此科技不斷進步……如果,「等待科技英雄」這種文化印象成為公民對科技牢固的基本態度,公眾理解科學、參與科學、科學溝通可能就很難派上用場了。或者,正是如此,它更值得社會的正視。

深度閱讀
  1. 陳瑞麟(2006)科幻世界的哲學凝視,三民,臺北。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