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地圖與地景:利用網路地圖認識地理環境

98/07/06 瀏覽次數 22687
多樣化的網路地圖

傳統的紙張地圖記載著地表各種地理現象的位置與範圍,隨著全球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網路應用日益普及,加上寬頻網路的發達,在網路上傳送圖形的速度越來越快,使得網路地圖 (web map, internet map)的應用層面更為廣泛。

目前已經有很多網站提供使用者便利的網路地圖,使得網路地圖比紙張地圖更容易取得。也因為網路地理資訊技術的提升,越來越多對地理環境有興趣的專家建立了各類專業的網路地圖,加上網頁的操作介面日益便利,讓這些網路地圖逐漸融入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使用網路地圖的優勢是取得方便且操作簡易,而且大部分都是免費軟體,不用擔心經費問題,比較需要克服的困難,可能是民眾數位知識和技能的落差。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利用網路免費軟體來增加地圖資訊的可用性,藉由範例呈現多方面的應用,讓一般民眾學習如何應用網路地圖、網路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等新興科技,提升現代生活所需要的地理資訊素養,進而認識全球的地理環境。

如果依照圖資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方式把網路上的地圖做分類,可分為靜態式與互動式兩種類型。靜態式的網路地圖主要運用網路資源,把地圖放置在網路上,讓使用者觀賞瀏覽。靜態式網路地圖比較屬於單方向的圖資流通,但由於近年來電腦網路資訊普及,地圖繪製變得容易,因此在網路上可蒐集到的地圖來源非常多,而且主題多采多姿,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去搜尋。

互動式的網路地圖除了提供一般性的地圖資訊之外,也允許使用者自行查詢地理資訊,並且可擁有其他客製化功能,例如路徑查詢、視角調整、增加圖徵等。

依照使用方式,互動式網路地圖又可細分為兩類:直接使用型與下載程式型兩類。直接使用型是使用者在網站上可直接使用的網路地圖,例如「你的地圖網」(UrMap)與「Google 地圖」(Google Maps)都屬於這類型的網路地圖。下載程式型則因軟體功能較複雜,使用者需要下載軟體後安裝執行,也需要在網路環境中才可使用,並且對電腦硬體有基本需求,「Google 地球」(Google Earth)就屬於這類型的網路地圖。

互動式網路地圖功能較多,加上所承載的資訊量十分龐大,我們可依照自己的需求調整地圖內容,並運用靈活的方式來認識地圖知識及地理環境。

網路地圖除了可利用網路免費軟體增加資訊的可用性,接受單向的地圖資訊外,更可藉由互動式網路地圖中著重的網路社群資源分享的功能,使每個人都成為主動建立地圖上最新資訊的人,互相分享地方的訊息。而且不是只限於當地,而是全球地理資訊分享,可說是 web2.0 時代的世界性地理交流。你是如何運用這些網路地圖認識我們居住的土地呢?

了解居住的環境

臺灣是我們居住的土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在搜尋網頁打上「臺灣電子地圖」,就可以找到網際網路上許多關於臺灣的網路地圖,例如臺灣地圖網(http://www.map.com.tw)、臺灣觀光資訊網提供的網路地圖(http://map.www.gov.tw)、toMap動態地圖網(http://map.tomap.com.tw/map/index.php)、雅虎奇摩地圖(http://tw.maps.yahoo.com/)、yam 天空地圖(http://maps.yam.com/)等網站。我們可以運用這些地圖認識臺灣的環境,也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你的地圖網」(UrMap,http://www.urmap.com.tw)網站算是現今臺灣最熱門的網路地圖網站之一,是國內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 web 2.0 網站。「你的地圖網」地圖範圍以臺灣為主,可展示向量式的地圖與網格式的衛星影像,以及結合兩種格式的衛星地圖等 3 種版本。圖層之間可相互切換,提供一般地圖路線,或查看詳細的地物影像,可讓使用者理解這兩種不同地圖格式的功能與用途,並從中認識各樣的地理環境。

很多網路地圖提供的功能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在「你的地圖網」首頁的搜尋欄,可輸入地址、地標關鍵字(如夢時代)、道路名稱、經緯度(經度在前、緯度在後)等查詢位置,搜尋結果就會在地圖頁面上出現,並設有位置總覽,可了解查詢地圖的所在位置。「你的地圖網」還提供距離量測及道路導航的功能,對於日常生活十分便利。「你的地圖網」除了提供網路使用者免費且簡易方便的地圖查詢服務外,更與各種民生網路服務結合,可以找到吃喝玩樂的資訊。

近來也出現了網路地圖與部落格結合的地圖日記(http://www.atlaspoat.com/main.php),使用者可以依日期寫日記,同時記錄當時的地理資訊,讓我們查閱某地資訊時多了一項新的選擇。

從網路地圖也可觀察不同的環境主題,例如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的地圖研究室(http://www.geo.ntnu.edu.tw/old%20980202/teacher/markwu/product/product.htm)提供了許多臺灣的地圖。以「臺灣社經主題圖」為例,可以瀏覽臺灣的自然環境,也可一窺臺灣近年來的人文社會經濟發展概況。還有在「臺灣健康地圖集」中,吳信政教授繪製了許多臺灣醫療資源與疾病的空間分布,可以從中看見不同疾病的空間發生率/死亡率的差異,和醫療資源的區域分布差異。

在「學童視力不良率」地圖中,觀察到都會區的電腦普及率是比較高的,有趣的是學童視力不良率也同樣是都會區較高,電腦與視力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對照不同時期的地圖,可以了解區域的發展與變遷,提供區域的縱向歷史觀察。日據時期的堡圖是地理學者在分析區域變遷時的重要參考資料,堡圖呈現當時的臺灣環境,並且經由複雜精細的方法繪製,是最早以現代地圖技術繪製的全臺灣地形圖。我們可以瀏覽網站上的堡圖,觀察 1 百年前臺灣的都市與區域發展,並與現在的臺灣地圖做區域變遷的古今對照。

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網站(http://thcts.ascc.net/htwn_ct.htm)提供了在日據時代繪製的臺灣堡圖,「Google地圖(http://maps.google.com.tw)」裡面的小工具,也提供堡圖古今對照的查詢功能。對照高雄港現在的衛星照片與一百多年前的堡圖,可看見過去打狗港只是哨船頭一帶的小港口,再對照現今高雄港的衛星影像,可看出港區發展的巨大差異。

多采多姿的世界地理

除了可以運用以上談到的網路地圖網站認識臺灣之外,也可以用網路地圖認識國外的地理環境。例如國人最常去旅遊的日本,也有類似「你的地圖網」功能的網路地圖:「日本地圖檢索」(Mapion,http://www.mapion.co.jp),是旅行時的好幫手喔!我們也可以從不同樣式的網路地圖認識世界地理環境,如美國 Google 公司提供的「Google 地圖」與「Google 地球」,都有中文操作介面,圖資範圍包含全球,使用便利。

「Google 地圖」和「你的地圖網」操作介面與功能相似,並多了地形圖層,可在地圖、衛星等圖層間任意切換。「Google 地圖」也提供了搜尋、路徑量測、路徑導航等功能,並且包含了許多生活機能資訊。不過以上這些功能主要以歐美國家為主,在台灣的部分比較不齊全。譬如進入美國的區域,會多了「路況」、「街景視圖」的資訊,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道路訊息,和即時的道路壅塞程度、施工、車禍發生情況等,還可以經由「街景視圖」看到實際的道路景觀!

「Google 地球」圖層多,功能強大。要使用「Google 地球」,必須到「Google 地球」首頁(http://earth.google.com/intl/zh-TW/)下載軟體安裝在個人電腦上之後才可使用。 「Google 地球」與「Google 地圖」都有 panoramio 相片與維基百科,勾選後隨著地圖的縮放視野所見的範圍,會出現已註記的相片或百科的資訊。也就是說,可以觀賞他人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拍攝的照片,也可同步瀏覽維基百科中關於某一地方的資訊,也可以把自己的註記放上 Google 提供的網路空間,向全世界的人分享自己的地圖資訊!

如何利用網路地圖說明各地的地理位置呢?例如先在「Google 地球」中輸入「高雄師範大學」,找到位置與經緯度,接著把比例尺逐漸縮小,可以看到高雄師範大學所在的縣市,了解所在縣市在臺灣的位置。接著開啟「檢視」中的「總覽圖」功能,可觀察高雄師範大學在全球的位置,並且能開啟「格線」功能,觀察北回歸線與臺灣的關係,可以看到北回歸線位於高雄師範大學的北方。而「Google 地球」中的「日光」功能,有助於了解世界各地的時區關係,且可以觀察到不同時間下臺灣地區的日照變化。

我們也可以透過「Google 地球」了解國外新聞,進而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例如義大利 Colletto Fava 出現的巨大粉紅兔,只要在 Google Earth 中輸入經緯度(44°14'39.28"N, 7°46'11.19"E)就可直抵當地,利用縮放功能了解它在義大利的地理位置。藉由量測功能可以知道粉紅兔長度大約五十多公尺,勾選地形圖層並旋轉視角則能看出它位於將近 1,600 公尺高的山坡地。

若把相片放在 panoramio 中,可看到粉紅兔的更多面向,在維基百科中提到展出時間是 2005 ~ 2025 年,Google 社群介紹了粉紅兔於 2007 年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等資訊。此外,可在 Youtube 的影片中發現這個山坡下雪的模樣,在虛擬的世界裡也可以有相當真實的感受。

透過網路地圖還可以進行虛擬旅遊。近年來各國都市都積極使建築物在網路地圖上 3D 立體化,都市建物的 3D 立體化結合了地理資訊系統與建物具有的空間特性,讓民眾與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見到建物 3D 化的數位城市景觀,可以更貼近城市的風貌。

德國的漢堡市是全球第1個市中心完全建物 3D 立體化的城市,藉著虛擬城市景觀的建構,不用到漢堡市就可以在漢堡市區「漫步」,並且優遊在各個建築物中,感受城市的風貌。現今臺灣各大城市都有許多建物已經 3D 立體化,例如臺北 101 大樓、高雄 85 大樓等。只要開啟「Google 地球」裡頭的「3D 建築物」圖層,就可以看到已經建置好的 3D 建築物模型。

透過網路地圖也可以規劃旅遊行程,國外的網路地圖資源十分多樣,當計劃去國外觀光旅遊,想在臺灣就預先規劃行程時,許多網路地圖網站就派得上用場。

例如米其林的世界觀光地圖(http://www.viamichelin.com/viamichelin/int/dyn/controller/Carts),就針對旅遊觀光的需求,設計了網路地圖與觀光資訊網站。如果想到巴黎的艾菲爾鐵塔旅遊,就可以運用米其林網路地圖做路徑規畫,還可搜尋艾菲爾鐵塔周遭的飯店、餐廳與觀光資訊,十分實用。也可以運用米其林的網路地圖,請系統自動規劃行車路徑,還可以查詢到當地有哪些旅館飯店、地方美食、觀光景點等。

網路上的衛星影像提供了另外一種形式的網路地圖,美國太空總署 NASA(http://visibleearth.nasa.gov/)收集了許多太空衛星影像,使用者可以依照個人需求,搜尋不同比例尺(全球、洲際、國家與地方)的衛星影像,以觀察區域中的地表形態。

另外,美國太空總署也提供了非常多樣的主題衛星影像,內容非常豐富,幾乎可說是全球衛星影像的資料庫。例如中亞的鹹海,近年來面積不斷縮小,在美國太空總署網站上可以用不同年代的衛星影像,感受其嚴重性。

關心全球地理議題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們認識的生活區域已經不再是封閉的地理環境,而是受到全球不同經濟、文化、自然環境的交流和影響,因此世界性地理環境議題,都可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讓我們從臺灣的居住地開始,理解臺灣在世界中的位置,接著從臺灣出發,認識全球。

例如現在受到全球注目的地理議題,包括了全球暖化議題、三峽大壩的生態影響等。在「Google 地球」中可點選「全球意識」的圖層,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環境組織建構的環境議題資訊。從全球意識的圖層,也可以看到許多環保團體建構的網頁與資訊。在南極地區,因為全球暖化造成許多冰棚大量崩解,著名的實例是四百多平方公里大小的南極拉森冰棚(Larsen Ice Shelf)短時間內就崩解融化,敲起了全球暖化的警鐘。

同樣運用「Google 地球」的搜尋功能,可「飛」到搜尋到的地區。長江三峽大壩是中國大陸近年來的重大工程之一,對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與自然環境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從「Google 地球」中可觀察長江三峽大壩的外觀,還可以進一步認識大壩的建設過程,以及大壩帶來的經濟效益、自然環境衝擊等。聯合國世界環境組織把三峽大壩列為重要環境議題,可以從他們提供的議題資訊中,看見 1987 年與 2004 年的長江水位的對照,觀察大壩建成後水位升高對周遭環境的影響。

當代疾病防治已經跨越了國界與洲界,成為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由於全球交流頻繁,使得疾病的傳播無遠弗屆。近年來禽流感議題成為各國政府與全球組織都嚴陣以待的問題,全球衛生組織有一系列的全球疾病地圖(http://gamapserver.who.int/mapLibrary/),其中針對禽流感的傳播,做出不同年度的禽流感病例地圖。從疾病地圖中,可以觀察到各年度發生病例的區域與變化,而對疾病的擴散有整體的認識。

本文運用常見的網路地圖,說明應用在生活上的範例,希望大家能夠善用網路地圖,多認識居住的地理環境。也希望使用者能運用網路地圖,讓自己更了解臺灣、認識世界,並且提升網路地圖在生活中的實用性。讓網路地圖不僅在地理學中應用,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