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環境與糧食專題(一):沒有糧食安全的經濟,猶如骨質疏鬆的選手,怎麼拼?

103/12/18 瀏覽次數 4781
新聞報導

2013年12月底,廣州大學副校長徐俊忠率領新設立的台灣研究院訪問團前來台大交流。由於正逢中國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2014年中國中央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之首,徐俊忠與台灣學者交流農業問題時,不禁說道:「談糧食自給率,你們台灣只有32%左右,以此看中國的80%好像很高。事實上,中國糧食自給率跌到80%,問題可就嚴重囉,因為這意謂著有兩、三億人口吃不飽,會出社會問題的。」

糧食安全向來是重要的社會與政治議題。無論是氣候變遷導致的糧食減產,或是玉米、大豆等油料作物移做生質柴油造成糧食短缺價格上漲,糧食危機在2008年搞垮海地與馬達加斯加政權,造成的物價通膨也可能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導火線。

歷史上,中國經常是飢荒之後改朝換代。有這樣的認知,又意識到中國迫在眉睫糧食危機,中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別提出「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工作重點則分別放在「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嚴防死守耕地紅線」、「要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搞好糧食儲備調節」等層面下手。

這些戰略與工作重點都是對應當前中國的糧食與農業問題。中國大陸流行這樣的一句話:「吃飯­靠兩平,一靠鄧小平,二靠袁隆平。」鄧小平經濟上搞改革開放,被育為「雜交水稻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則是畢生致力提升水稻產量,做為中國解決糧食危機的出路。

他在〈中國前十大種業公司在國內市場份額只佔一成左右〉一文中提問,到2020年,中國人口可能會增至14.5億左右,而每年會減少數百萬畝耕地。 面對這種巨大的人口增長壓力和嚴重的耕地減少狀況,如何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 

袁隆平提出保障糧食安全的解藥:一靠政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二靠投入,加大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入;三靠科技,科技的前景無限。保障糧食安全,「歸根結底要依靠自己 」,稻米與小麥等口糧自給率要儘可能維持100%。

對比中國糧食自給率達80%,依舊強調糧食安全「歸根結底要依靠自己」,海峽一水之隔的臺灣,2013年糧食自給率僅有32.7%(以熱量權數計算),主要熱量供應作物項目,穀類自給率更只有27.1%,子仁及油籽類3.3%。雖然稻米自給率達到106.9%,但玉米自給率僅有1.5%,更不用說小麥及黃豆都持續掛零,高度依賴進口。

糧食安全與農業、農村與農民的「三農」發展息息相關。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指出,臺灣農業問題,在於「農業生產難以維持生計」、「農村生活環境難以維持品質與純淨」與「務農人口難以補充新血」。尤其臺灣可耕農地因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土壤鹽化、農地變更開發工業區等因素,面積逐年下降,再加上農地受到重金屬污染,過度使用農藥與化肥使土壤品質劣化,又遭遇氣候極端造成水資源供應不穩,都使臺灣欲提升糧食自給率面臨挑戰。

郭華仁認為,若要提升糧食自給率,最佳途徑是恢復臺灣的雜糧生產,此舉亦可活絡農村產業。他指出,雜糧生產面積在全盛時期曾高達50 萬公頃,迄2012已大幅縮減到近6 萬公頃,生產用的種子、工具都已不見,而相關資材、加工產業與產銷管道全遭消滅,再加上國內生產成本較高,因此需要有堅強的農業政策作後盾,方能復興雜糧產業,減少國外糧食的仰賴,並且創造就業人口,使農村真正再生。

去年農委會開始施行「活化休耕地計畫」,休耕補助由每年兩期減為一期,若耕種進口替代、外銷潛力、有機作物、地區特產等四大類作物,則可以獲得耕作給付。郭華仁表示,荒廢多年的農產業談復耕何其容易,政策倉促推出,導致水稻栽培面積暴增,雜糧種子卻取得不易等後果。這都突顯台灣的三農政策與糧食安全缺乏宏觀的戰略目標。

對照中國中央今年一月中頒布「第一號文件」,焦點以農民、農村與農業的「三農」議題為主,內容強調要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完善糧食安全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臺灣面臨比中國嚴峻的糧食安全問題,總統馬英九元旦談話卻僅以「全民團結拚經濟」為主題,將推動土地活化和都市更新,積極爭取加入「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為目標,完全看不到與糧食安全有關的戰略宣示。

高度依賴進口的臺灣,如果再面臨類似2008年的全球糧食短缺與糧價上漲,我們準備好了嗎?
 
新聞中的環境科學知識

根據1996年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世界糧食高峰會 (World Food Summit)大會宣言與行動計畫,所謂「糧食安全」,係指當所有人達到於任何時候都能夠在物質上和經濟上獲得足夠、安全與富有營養的糧食,以滿足其積極、健康生活所必備之日常飲食需求及食物喜好時,才得以實現。換言之,糧食安全的概念,不但涉及營養不足的個人健康問題,且廣及永續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以及貿易等範疇。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 (WHO) 則進一步提出得以支撐全球或區域糧食安全的三大指標:第一,是否有持續而足夠的食物存備;第二,是否有充足資源能得到適當食物供日常營養飲食;第三,是否能在基本營養照護的知識,及充分的水與衛生條件下,適當地使用食物。

為提升國人糧食安全,在農業政策上,現任農委會主委陳保基亦提出施政方針,首先,協助小農組織並直接與消費者對話,並且利用「活化休耕地」政策,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提升糧食自給率 (目前32.7%),希望 2020年達到40%,並推動多元糧食安全機制;再者,持續推動「在地生產、在地消費」與農產品多元行銷,開發在地食材新需求,整體行銷國產安全、優質農特產品;第三,推動「合理化施肥」,推展友善環境農業;第四,持續強化「APEC緊急糧食儲備機制」,與國際及區域機制協調互補,落實緊急人道援助,確保區域糧食安全的目標;最後,甫於新竹成立的農業科技研究院宣示,農委會將推動農業「技術產業化」,結合農業、科技,讓新竹成為亞太農業科技產業化之重鎮,延伸農業價值。(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環境科學傳播與新聞產製」執行團隊編譯)
 
責任編輯:張春炎|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校編:王俊豪|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系
審校:邱家宜|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