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Smart CNC開發經驗分享:以Hartrol Plus為例

108/10/28 瀏覽次數 1245
林寶順 協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智能技術研發部林寶順 協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智能技術研發部
 
協鴻工業成立1965年,成立50多年來專注於加工中心機的研發與生產,在專業經理人的帶領之下能夠持續且穩健的成長;但近年來在高階工具機市場有歐洲、日本機器卡位,低階市場則因為中國和印度等工具機快速崛起,在前後夾攻之下、嚴重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台廠已無法依靠傳統模式存活、勢必要轉型因應,尤其透過工業4.0的智慧機械研發和自動化整合,創造具有差異化的產品方能提升國際競爭力。
 
智慧化是機械業轉型關鍵
 
近期發生的美中貿易大戰、提高關稅,首當其衝的就是以外銷為主的台灣機械業、從媒體可以到看許多關於機械業負面和消極的報導,不論是訂單下滑或者休無薪假,揭露出台灣工具機業正面臨空前的危機,而政府希望化險為夷並提振國內機械業,提出智慧製造新革命,聚焦三大發展:協作機器人、虛實整合及預測型維護。
 
所謂的智慧製造並不只是在工廠端進行智慧化生產,即使從訂單系統就要開始智慧化接單,透過智慧化訂單系統的輔助可以因應少量多樣、短交期的市場需求;此外,因為很多企業為了風險分散或者就近取得有利的當地資源,同一企業旗下的工廠、辦公室大多分散在世界各地,透過網路化管理、減少人員出差頻率,可降低管理成本;最後是以自動化設備來舒緩因為高齡化、少子化所造成勞動人口不足的問題。
 
智慧就是未來,在前三次的工業革命,從機械化、批量化、資訊自動化,其實每次革命都隨著一個像蒸氣機、電力、電腦這樣的致能技術,如果某企業可以在當下可以掌握並運用該項致能技術,通常可以在該次革命下存活下來;但我們聽聞的工業4.0是用智慧化來革命,智慧化其實是很抽象且很複雜的,沒有辦法只依靠單一種技術就能革命,更具體而言是要能過去已經發展的技術整合起來,甚至也要能夠兼容並蓄現在正在發展中的一些像IAI、5G、Digit Twin…等等的技術。中小企業努力的方向,就是從單機智慧化到整廠智慧化。以協鴻工業的經驗是要循序漸進,透過Hartrol Plus智慧控制器、Smart Center智慧機械、i-factory智慧工廠、Robocell自動化及AI人工智慧等五大項目,先傳統機械成為智慧機械、從智慧機械成為智慧工廠、從智慧工廠再成為智慧製造。

智慧工廠如何幫助產業解決問題
 
林寶順經理指出,Hartrol Plus智慧控制器的基本設計概念是易學、易操作、可不斷更新app,不但讓初學者像在觸控智慧手機一樣能立刻上手,且透過圖形導引方式可彌補操作者對於CNC專業度不足的問題。
 
智慧型機上盒是智慧機械很重要的網路化管理工具、也是機器與機器間的一座橋樑,主要目的是不同機器間不同的通信協定串接起來,因此無論是新機器或是舊機器的資料都要智慧型機上盒變成集中化與數位化、不再仰賴人工抄表或者走動式管理,且數位化之後資訊可進一步變成可視化,只要有網路連線、不論身何時何地都能都能透過各種可視化儀表板從容不迫的管理工廠。
 
在Robocell的協助之下,可以有效提升工廠人力配置效率,林寶順經理說明,很久以前的加工業者利潤較高、即使3個人顧1台機器還是可以賺錢,隨著國際競爭激烈,產品獲利大幅下降,現在反過來是1個人要顧3台機器,相形之下人力縮編、工作變多,而Robocell就像是不用領薪水的工人,還可以24小時工作,解決人力成本的問題。
 
過去因為害怕刀具損壞引響工件良率,比如說原本一把刀具的壽命原本足以使用100次,但由於刀刃崩損是在一瞬間就發生,通常會預防性的大約只使用70次就提前更換新刀,因為對人類的專注力而言並沒有辦法在瞬間作出判斷並採取對策,而AI斷刀檢知功能則是可以每加工一次、就比對一次,甚至在0.01秒內左右就判斷出來刀具是否有異常,所以可真正將刀具用滿100次才汰換。
 
工業4.0應立即行動,人人都是決策者
 
林寶順經理分享,關燈工廠是未來智慧工廠發展的標竿,是高度智慧化整合的工廠,工業4.0雖不是一蹴可及,但是從簡禎富教授《工業3.5》書中提到,「容易摘的果子先摘」、「人人都是決策者」,在工業4.0的時代之下,能夠做的要先做,不能要等所有設備都齊才要開始做、要先改變思維模式,比如說以往一家公司的營運,是老闆說了算數的一言堂時代、成也老板、敗也老板,但在智慧製造的時代,每一個人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每個人隨時都要能很即時且精準的做決策。
 
雖然對於工業4.0未來的發展討論很多,林寶順經理的感想:「沒有自動沒有前途,只有自動前途有限,智慧就是未來。」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