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是現代人生活的常見課題。(圖/Natasha Spencer,Unsplash)
日益多元的減重手術
臨床上,越來越多中度(BMI≧35)或嚴重肥胖(BMI≧40)患者接受外科手術來減肥。常見的減重手術包括切除部分胃來限制胃容量,胃繞道手術減少食物在小腸的吸收。近期較常進行的減重手術是將水球放在胃內佔據空間產生飽足感,讓患者不想吃東西。
最近,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在參考研究報告後,核准一項名為「助抽器」(AspireAssist)的減重器材。這項器材由導管及體外抽吸裝置構成,醫師以腹腔鏡手術將導管一端放入胃內,另一端則連到腹部體表做成閥門,病患在進食20分鐘後,可將體外抽吸裝置連接上閥門,先把水導入胃中沖洗,再將胃內的食物抽出。
將水袋上提並輕輕擠壓,可將水導入胃中,讓水與胃中食糜充分混合後,再將閥門打開,讓食糜排出。(圖/Aspire Bariatrics)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抽取胃食可以有效減重
《美國胃腸科期刊》近期刊登一個評估「助抽器」效果的臨床試驗結果,研究者將中度或重度肥胖的受試者隨機分派為兩組:一組接受生活型態輔導並且使用「助抽器」 (共111人),每天使用二至三次;另一組僅接受生活型態輔導以做為對照組(共60人)。此研究連續52週追蹤受試者的減重成效,並特別比較過餘體重(患者實際體重扣除BMI 25時的理想體重)的變化。研究結果發現,52週後,使用「助抽器」的受試者平均減少了31.5%的過餘體重,僅接受輔導的受試者則減少了9.8%。另外,若比較兩組受試者成功甩除四分之一過餘體重的比例,發現約有59%使用「助抽器」的受試者成功達成,僅接受輔導的受試者則僅22%達成此一目標,兩者間有明顯的差異。
「助抽器」由體內導管及體外抽吸裝置構成。(圖/Aspire Bariatrics)
抽出胃裡的食物減重 仍有潛在風險
研究者也指出這項新的器材可以連續使用超過一年的時間,相比之下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必須取出,否則水球可能破裂造成危險。但是此一器材的導管由腹部穿出,可能讓周圍皮膚發炎、疼痛,也可能造成其他感染,比如說在研究過程中,一位受試者就因管子移位造成幽門前發炎,還有一位則得到了腹膜炎。
另外,有些人擔心患者使用「助抽器」後將有恃無恐的大量進食,等於變相助長暴食症或狂食症的產生,但此研究定期對「助抽器」使用者心理評估後並未發現這些現象,認為使用此器材後患者反而更注意自己的飲食,且為了避免食物嚼的不夠碎而卡住管子,患者吃食物的速度會降低,同時搭配喝水,更符合了減重者該有的飲食習慣。
抽出胃食是另類暴食症?
由於「助抽器」將已吞嚥的食物再度排出,觀念上與暴食症的催吐有些相似,有些人較難接受。但此器材有可逆的特性,不影響胃的大小和功能,也不會改變食慾,對減重多次仍不見成效的患者來說是另一契機。未來在裝上此器材前,患者的飲食狀態及心理評估是否應受到審慎的評估?若患者本身有暴食症,裝上此器材是否只是讓患者逃避根本上的精神治療?在「助抽器」逐漸在各國上市時,這些問題將受到持續的討論。
責任編輯:呂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