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失智症的救星?
102/10/02
瀏覽次數
11563
王道還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一種小鼠植入了一個基因,以引發類似人類阿茲海默氏症的症狀,就是在腦子神經元內製造蛋白質斑塊,使神經元因而死亡。另一種小鼠,則是體內貝他轉化生長因子(TGF-beta)的生化路徑遭到打斷。貝他轉化生長因子是多功能的細胞激素,與細胞的生長、分化,免疫調節,傷口癒合,血管形成,胚胎形成,細胞凋亡等都有關係,特別是抑制免疫與創傷修復。
這兩種小鼠交配後,產生的子代有些兩種特質都有:腦子會出現阿茲海默氏症特有的斑塊,以及體內貝他轉化生長因子的生化路徑遭到打斷。
阿茲海默氏症病人的腦子,除了有斑塊沉澱之外,還有長期、慢性的低度發炎反應。此外,阿茲海默氏症病人的腦子,對於貝他轉化生長因子的反應也變得敏銳了。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推測,那是腦子嘗試抑制發炎的一種反應。因此,打斷貝他轉化生長因子的生化路徑,也就是解除免疫抑制,會使發炎反應加劇,從而使阿茲海默氏症病情惡化。
沒想到,那些小鼠到了老年(18個月大),在迷宮測驗中比阿茲海默小鼠表現得好。檢查牠們的腦子,發現斑塊減少了,最多少了90%。原來貝他轉化生長因子的生化機制遭到打斷之後,反而使周邊的(腦子外面的)巨噬細胞(一種白血球)受到動員,穿過血腦障壁,進入腦子吞噬斑塊。也就是說,周邊巨噬細胞會到腦子裡清理垃圾。目前已知有些藥物可以抑制貝他轉化生長因子,那些藥能不能減輕阿茲海默氏症病人的症狀,有待進一步的實驗。
資料來源
《科學發展》2008年7月,427期,80 ~ 83頁
阿茲海默氏症(7)
巨噬細胞(7)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3/10/30
有問題就問資料探勘!但是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嗎?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9/30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改革:韌性與淨零的未來進行式
陳儀珈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2/13
家貓健康與人類風險,呼吸道共通傳染病的隱藏威脅
王儷蒨
|
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
儲存書籤
113/10/23
AI 助陣臺語教學:TAIDE 機器人如何提升學習成效
陳彥諺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