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藤原效應:颱風和颱風的華爾滋

104/10/26 瀏覽次數 6366
2015年,天秤颱風繼8月24號登陸恆春半島,帶來豪雨之後,又向南、向東迴轉,再度朝向臺灣。雖然只是擦過臺灣本島,卻挾強勁風勢侵襲蘭嶼,造成島上滿目瘡痍,他的路徑詭異難測。
 
不過,這種現象還是有跡可循,除了受到大尺度天氣流場的影響之外,東邊布拉萬颱風的氣流牽引,以及藤原效應,都造成了某一種程度的影響。請聽以下的科學三分鐘,帶您認識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藤原效應。

在臺灣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是全世界面積最廣的熱帶氣旋溫床,夏季前後經常生成不只一個颱風。這時我們就可能會聽到氣象主播說,擔心雙颱效應造成更大的災害。
 
雙颱效應正式的名稱是「藤原效應」,是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咲平(咲音笑)在1921年提出的,這個效應是甚麼意思呢?我們特別邀請到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林沛練教授,透過連線訪問來說明:

有關藤原效應呢,意義是講兩個旋轉的渦旋,一般我們稱為氣旋,它們之間的互動的效應。當然也有人稱為雙颱風的效應。
 
代表的就是說,兩個颱風很靠近的時候,它們可能會有互相牽引。因為颱風是一個低氣壓的環流,那這個環流呢,基本上都是逆時鐘旋轉的,就是繞著颱風中心做逆時鐘環流。
 
那颱風的移動,除了受到大尺度的天氣流場的影響之外,當兩個颱風很靠近的時候,特別是兩個颱風的勢力如果旗鼓相當的時候,這兩個颱風呢,因為颱風的環流會影響到另外一邊的颱風的移動,那就變成這兩個颱風呢,會有互相「繞行」的現象,稱為藤原效應。

藤原效應其實一開始是用水流來做實驗的,在水中製造兩個渦旋,當兩個渦旋靠近的時候,發現兩者彼此會互相繞動。如果在北半球,就會呈逆時鐘方向互相繞行。
 
後來氣象學家也在真實的案例當中,發現兩個颱風之間,會有互繞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藤原效應並不是影響颱風行進方向的唯一因素,大尺度的氣壓、氣流都會有影響。

不過,藤原效應確實是造成颱風路徑異常的重要原因。當這個效應發生的時候,颱風就有更高的機率在原地盤旋、打轉,甚至掉頭,造成俗稱「回馬槍」的現象。至於這個效應會不會帶來更大的災害呢?則要看颱風的強度和位置而定,林教授說:

兩個颱風互繞,對我們產生甚麼影響,其實要看這兩個颱風的強度和它所在的位置。就是說,如果對臺灣來講,當然藤原效應對我們的影響怎麼樣,就要看說如果發生藤原效應,是不是颱風本來它已經要離開了,那因為有藤原效應的關係,它又繞回來靠近臺灣,那影響臺灣的時間會比較久,然後下雨當然就會比較大。

因此,了解藤原效應的概念,可以提醒我們,隨著天氣條件的不同,颱風是可能繞回來的。不能因為颱風走了就掉以輕心,我們應該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做好防颱準備。

今天的科學關鍵字,就是:藤原效應。關心這個話題的聽眾,也可以透過這個關鍵字,進一步查詢或做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製播 2012-09-02 16:55:00播出
  • 原標題:藤原效應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