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新聞媒體應該如何報導科學新聞?

102/12/12 瀏覽次數 4153
去年12月2日星期四,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他們資助的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了使用砷-而不是使用磷-的細菌,論文當天發表於權威期刊《科學》(Science)的網站上。這個發現的意義在於,科學界一直很好奇:我們所熟悉的生命形式是不是唯一可能的生命形式?浩瀚的宇宙中是不是藏有其他的生命形式?

地球上的生命,主要以6種元素構成:碳、氫、氮、氧、硫、磷。這6種元素構成的核酸、蛋白質、脂質,是維持生命的必要機具;DNA的雙螺旋結構,就是以磷為骨架。而化學周期表上與磷同一族的砷,卻會毒害生物;砷與磷的化學性質相似,生物容易誤認砷為磷,使生物更易遭到它的毒手。然而NASA資助的研究團隊卻在美國加州莫諾湖(Mono Lake)發現了一種細菌,它們能以砷替代磷,生存、繁衍。

不過,幾天之後,12月7日星期二,美國科學記者秦莫(Carl Zimmer)卻在他的部落格中指出,他訪問過的幾位科學家在仔細閱讀了論文之後,都認為「這樣的論文不該發表!」因為那篇論文中根本沒有堅強的實驗證據:培養細菌的環境中,仍然含有大量的磷;而在細菌萃取物中發現的砷,並不確定位於細菌合成的分子中(如細菌的核酸)。

因此,這一則新聞很可能是去年最大的烏龍科學新聞。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