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穿戴裝置專題報導(二):從使用者體驗看,我們到底為何需要穿戴式設備?專訪資策會創新技術觀測組組長徐毓良(下)

105/01/22 瀏覽次數 4988
穿戴式科技被眾人視為大勢所趨的趨勢,然而若要落實至消費市場中普及到個體使用者身上,穿戴式產品會遇到哪些挑戰?本次穿戴式專題專訪到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FIND)的創新技術觀測組組長徐毓良,細談不同種類的穿戴式產品在個人消費端的可行應用,包括不同品牌推出的智慧手錶所關注的重點,以及虛擬實境和擴增實境的頭盔型裝置的差異,最後聚焦於不同的使用情境究竟該如何對使用者產生價值?
 
Apple Watch,其實不只賣你手錶
 
Apple Watch 的上市可以說是穿戴市場重要的里程碑,但也有不少人質疑這支手錶不僅螢幕不適合觀看影音,甚至文字輸入等功能也不方便,到底在紅甚麼?徐毓良表示,Apple 真正要賣的其實不是一支模仿智慧手機的手錶,而是一種以 Apple 產品為核心的完整生活體驗。「消費者不會單買一支 Apple Watch,它真正的數據整理和運算都還是在 iPhone 上完成,因此這個使用情境的設計,也有助於提升 iPhone 的銷量。」
 
舉例來說,一個人若一天打開 iPhone 一百次,就要把手伸進口袋或包包、打開手機、解鎖、查看APP 一百次,然而其中五十次的手機推播提醒(例如震動)可能都是意義不大的罐頭訊息,累積下來我們因為「掏手機」這個單純的動作可能就浪費了許多時間。「Apple Watch 把這個流程縮短為抬手即可完成,甚至透過長短不同的震動、分類不同類型的通知,節省使用者過濾訊息的時間。」
 
此外,若物聯網時代得以成真,未來人們很可能透過手錶遙控其他電器,例如冬天不必離開溫暖的被窩,用手錶就能打開暖氣或是關燈。徐毓良指出,有趣的是 Apple 和 Google 都在開發類似服務,但開發邏輯卻有許多差異。
 
相較於 Apple 強調自家產品間的連結,Google 專注在自己的強項,包括搜尋、地圖、雲端技術與人工智能。透過手錶,Goole 可以得知使用者何時何地搜尋了什麼、用了什麼 APP、輸入什麼、給了什麼指令,進而自動判讀出需求給予幫助。例如到了辦公室就能配合日程表給予工作相關的資料,出門遊玩就會提供一日天氣與路線推薦,一切運算與判斷都在雲端完成。和強調硬體間生態連結的 Apple 相比,Google 更像是經營自身服務的再擴散。
 
虛擬實境 v.s. 擴增實境,頭盔裝置踏進次世代穿戴戰場
 
除了智慧手錶、運動手環等以醫療照護為主要訴求的穿戴式產品,徐毓良也介紹了頭盔形裝置的戰場和種類,並指出雖然目前在台灣談論的人較少,但頭盔形裝置的熱潮應會在下半年竄起。其中可分成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VR)與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AR)。
 
VR:基本上即為一台頭戴形的小電腦,模擬出真實感極高的空間,讓使用者產生好像處在現實中的錯覺。最可能被應用在電玩、遠距遙控、旅遊、電影等領域,強調使用者的臨場感,例如三星推出虛擬球賽,讓使用者就像坐在球場第一排一樣,也有許多影視、遊戲業者正積極打造浸入式的娛樂體驗。其中又以 oculus 公司最受矚目。
 
AR:將電腦的資訊「疊合」到現實世界,跟 VR 最大的不同在於,使用者仍然看得到真實世界的景象。比起VR,AR更強調互動與感測器技術,可以應用在設計、教育、資訊等領域。比如戴上頭盔就能在虛擬化布上做畫、在真實世界中加上虛擬標記。代表公司有微軟的 Microsoft HoloLens。
 
未來的頭盔市場,徐毓良認為頭盔內的「體驗」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重點,即便外觀醜一點也可被接受,因為基本上頭盔並不屬於生活日常穿搭中的配件,僅會在少數特定情境或居家環境中使用。
 
是生活小幫手還是錦上添花?需求會是最終的解答
 
或許有人會困惑,我們真的需要穿戴裝置嗎?沒有這些裝置不是也可以活得很好?徐毓良認為,穿戴式科技仍是市場上全新的領域,許多硬體商仍在摸索之中,也因此經常發生把大量功能硬塞進單一裝置、沒有單一且明確的目標族群、以及對使用者沒有存在迫切價值的問題。
 
徐毓良表示,這個問題不只在台灣,國外也有類似的瓶頸。例如集眾多功能於一身的 Google Glass ,因為脫離日常的使用情境(包括在街上對著眼鏡說話過於怪異、或是公眾場合的隱私考量......)以及他奇怪的外觀,使得大眾市場仍持保留態度。「但如果智慧眼鏡的技術一開始就鎖定在『倉儲管理』的使用情境,幫助揀貨員定位、找貨、偵錯,是否情境設計就會更清晰明確?也不用擔心外觀對使用者帶來的困擾了。」
 
時至今日,感應器等基礎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下一世代的穿戴裝置功能不一定要做到頂尖,但要有明確強烈的價值主張。舉上述提過的運動科學為例,如果沒有教練或防護員透過數據指導球隊,再強再多的數據都將無用武之地。(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智慧生活與前沿科技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鄭國威
審校:陳妤寧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