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未來燃料 (二)德國高昂的捐稅使綠能不得儲存

103/02/14 瀏覽次數 6925
德國的研究人員表示,政府電力收購稅捐制度(Feed-in Tariff, FIT)阻礙了他們儲存可再生能源的計畫。

德國早在2000年時,為了太陽能風力發電及其他可再生科技引進一套政府電力收購稅捐制度。這項法規保證了電網通路的建設及長達二十年的津貼補助。

政府的津貼補助使得上千名住戶藉由投資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躍升為能源生產商。但是領頭的科學家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這些統一稅捐制度讓儲存綠能變成一件很不划算的事。而解決這項問題將成為能源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現今有130萬住戶、農家和小型合作社在提供綠能。而在2012年他們已能供應達全國所需電力的22%。但是陽光和風這些可再生能源會因為自然氣候而有所消長。例如德國在今年一個晴朗的六月,太陽能和風力可提供全德國高達60%的所需電力。但這麼多的太陽能電力卻是用時機較差的電力期貨價去計算。
 
將氣體導入電網

福島核災後的覺醒,使得德國政府加速推動無核家園的進度,尋找儲存可再生能的源方法,成為成功推動「能源轉換計畫」(Energiewende)中最重要的關鍵。

一個最有潛力的科技為電轉氣技術(Power to Gas),是一種將綠能轉換成氫氣及甲烷的技術。這項技術已經在斯圖加特的太陽能及氫氣研究中心(ZSW)發展起來了。

通電的柵極會讓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而後加入二氧化碳與氫氣合成甲烷,這氣體可以被推送到天然氣輸配管網中,作為加熱或是產電用途。根據此項技術背後的科學家所言,電轉氣技術具備一些重大的優點使它更勝於其他有被測試過的能源技術。

麥可史派克特(Michael Specht)博士告訴英國廣播公司:「如果你想要長時間儲存能量,那麼化學能載體是你的唯一選擇。

其他方法像是把水抽到高處或是使用大型電池,這些電力也只能夠用一兩天,但是用我們這個系統可以儲存幾週或是長達數月的電力!」派克特博士說這項技術也是運送再生能源的最好的指望。「雖然局勢很複雜,但是我不認為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同時解決可再生能源的儲存和可動性問題,我們只能走這條路了。」

但他也說明這局勢將會因為獎勵計畫而有重大改變,德國的再生能源產業會因此將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他認為政府電力收購制度規定對能源生產商的均一收購價格,會讓花電力去儲存綠能電力這件事反而變的太昂貴。

他說:「這些支出對消費者來說或許很平常,但我們在做的事情不是消耗電力而是在儲存它們,既然我們是在儲存就不應該付和終端消費者一樣的電費。完全是因為當前法規的構成才使得這個技術變得很不具經濟效應。」
 
瓦斯所產生的糾葛

電轉氣技術最有開發潛能的就是交通運輸領域。根據在斯圖加特研究中心的實驗基礎,奧迪汽車製造公司在六月底時為全球第一個具工業規模的電轉氣計畫進行揭牌儀式。

奧迪工廠裡所產的六兆瓦發電瓦斯我們將會用在車子上。他們相信這工廠所產的零碳清潔綠能足以推動每年1500台奧迪A3車型行駛長達15,000公里。史派克特博士說:「行駛過後,我車子儲氣槽中的廢氣體會以相同體積往回裝載到奧迪車廠的電網裡被再度使用-這簡直是可永續轉動的移動工具!」

現在還有幾個永續能源替代方案正在萌芽,例如巨型儲能鋰電池系統。德國政府最近也投入五千萬歐元在發展太陽能儲存計畫。但有些經濟學家投以批判的眼光,認為這種擴大綠能方案只會更扭曲現有的市場運作。

德國歐克應用生態研究所( Oeko Institute)的菲力克斯馬修斯(Felix Matthes)博士是當前能源轉換的先驅之一。但他表示能源儲存應該是最後才尋求的解決之道。他告訴英國廣播公司新聞:「我其實不太喜歡這些計畫。雖然這件事在能源生產者的眼裡還挺吸引人的,但我不認為儲存能源在此架構具經濟效益。」

當可再生能源在德國正大行其道時,政治人物也企圖在九月的選舉過後對能源轉換計畫進行改革。史派克特博士對此改革期待已久,他表示如果沒有改革,那麼這能源轉換計畫將可能以失敗收場。他說:「我認為建立儲存技術是可再生能源計畫裡重要的一環,儲存絕不能被忽略!」(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1月)
 
責任編輯:王文竹|淡江大學化學系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