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汙染空氣可以遏止大氣暖化?

102/12/20 瀏覽次數 11036
天道不測,造化弄人,最新的例證就是全球暖化。話說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2000年競選總統失敗後,積極奔走,宣傳全球暖化的事實,呼籲各國合作籌謀對策,2007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哪裡知道,全球暖化的趨勢卻在高爾席不暇暖的這段期間停頓:1998-2008年,全球地表溫度並沒有上升;同時,大氣中CO2與其他溫室氣體(如甲烷)的濃度卻依舊上升。科學家仍然不清楚其中的奧妙。有人甚至根據這兩個事實,抨擊全球暖化的科學。

美國波士頓大學地理與環境系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教授考夫曼,領導一個團隊研究這個問題。7月初,他們的報告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 ),最重要的結論是:已知的「大氣氣溫」理論並無根本缺陷;1998-2008年間大氣暖化趨勢停頓,原因之一是促進大氣暖化的「人因」淨值減少了。原來人類排放到大氣中的物質,以它們影響大氣氣溫的潛力而言,可分為兩類:溫室氣體是一類;另一類則有冷卻效應,例如硫化物懸浮微粒(主要是二氧化硫),能反射陽光。

過去10年,亞洲國家燃煤消耗量不斷上升。中國大陸的增長率尤其驚人,2003-2007年就增加了1倍,而前一次倍增花了22年(1980-2002年)。全球燃煤消耗量在2003-2007年增長了1/4以上,中國大陸占了其中77%。總之,燃煤使用量上升,排放的硫化物懸浮微粒也隨之上升。2002年以來人因硫化物的排放量走勢,相對於1990-2002年,已經逆轉。

專家相信,大氣因出現大量硫化物而抵銷溫室氣體的增溫力道,過去也發生過,不過只是短期現象。例如1950年代的大氣暖化趨勢,也因歐美在二次大戰後燃煤使用量遽增而停頓過。可是目前全球燃煤使用量仍繼續上升,過去兩年大氣溫度又再度上升,未來亞洲國家勢必要面對燃煤造成的環境問題。學者擔心,這些因素糾結纏繞,容易使人看不清全球暖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長期、終極問題。
OPE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