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色科技:橘色科技與老人科技
100/10/12
瀏覽次數
27119
鄭國順|
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學系
王婷|
永康榮民醫院
橘色科技的精神是探討如何運用科技促進人類健康、幸福,並提升人文與人道關懷。橘色科技應用於老人,則在於探討老人化問題,包括人口老化、社會結構、老人醫療照顧、生活、臨終關懷等。本文先具體闡述老人科技的研發精要和價值,再說明老人科技就是橘色科技。
「Everything is ageing!」萬物都會老化,當然包括你我。等到筆者完成本篇稿件也許已經過了數時、數日;當你讀完本篇文章,也許時間已經過了數分鐘、數十分鐘。有首歌詞大家應該都能琅琅上口:「太陽下山明朝依就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地開,我的青春小鳥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正是時光流逝的最佳寫照。也許現在你還年輕,沒有感覺,但是一過不惑之年,眼睛開始老花,若還有近視,真是看遠也不行,看近也不行,就更能感受衰老了。
近十多年來臺灣地區老年人的十大死因順序(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統計)
大家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基本寫照,誰也無法改變,其中以衰老最難以了解,「為什麼人會老化」、「有沒有辦法停止老化」、「人體老化又有哪些徵兆」等問題常常困擾我們。
人一旦上了年紀,我們常說「坐著就打瞌睡,躺著又睡不著,剛說就忘記,常說著過去。」真是簡單又明確地反映老化的情境。但是所有生物為何會變老,又是如何變老?同樣地,人為什麼會老,又是如何變老?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卻難以回答,而背後答案關係著醫學、社會學等多種學問。過去很多研究學者從生物學、流行病學、人口統計學等資料可以推論幾種老化理論,嘗試解讀衰老,甚至死亡。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Weinert和Timiras兩位學者,在2003年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誌》(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上有關老化理論的回顧論文中,把老化理論分為進化、分子、細胞、系統等類別。進化理論認為老化是起源於自然篩選力量,分子理論認為由於基因調控造成基因表現改變而衰老,細胞理論認為細胞老化是由於正常細胞的分裂、生殖受到限制所導致,系統理論則把生物體的衰退歸因於體內系統彼此控制與維持機制,和生物訊息溝通與調變機制。
在衰老的過程中,生理與心理方面都會變化。簡單來說,在生理方面,容貌會逐漸改變,各種生理功能也會逐漸退化。至於心理方面,有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較容易產生焦慮等。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共衛生統計資料,近幾十年來,老年人的十大死因沒有很大差異,不過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蓄意自我傷害比率的增加。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資料顯示,經常伴隨老年人的病變主要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腦中風、癌症、關節炎、白內障等。
身體的老化也許以愛因斯坦相對論而言,時空可以扭曲,只要破除光障,似乎仍有一絲機會回到過去。不過以目前科技看來,誠然是一種不可逆的必然過程,因此如何讓我們健康老化、在宅老化,是老人科技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
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資料來源: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
促使各國重視老年科技主要有幾個重要因素,第一是人口結構老化,而且相當快速。根據聯合國的定義,一個國家65歲以上人口若占總人口數7%以上,就是高齡化國家,若達到14%則是高齡國家;從7%到14%所需要的時間就是高齡化速度。Micera等學者在2008年所發表的一份論文顯示,世界人口預期在2050年就會達到全球高齡化的狀態,其中已開發國家更是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的年齡超過65歲。
內政部統計我國自1993年起就邁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人所占比率持續快速攀升,在2008年底已達10.4%,老化指數是61.5%,雖然仍較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低,但是較其他亞洲國家高。加上2008年底我國總人口是2,304萬人,總增加率僅3.4%的少子化現象,長期而言,我國人口總增加率續呈遞減趨勢,2010年出生率再創新低,已不及十年前的半數。
從人口結構變化預估我國大約在2018年將成為高齡國家,因此老化所需時間大約是26年,和日本、大陸差不多,但是比起已開發國家如英國、法國、美國等,顯得非常快速;其他開發中國家如巴西和智利,預估會更快速,這是一全球性的問題。
第二是長期照護制度政策和長期照護機構的人力與專業已不敷需求。目前長期照護已列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跨世紀國家建設計畫」和衛生署「建立醫療網第三期計畫」工作重點之一。以健全發展長期醫療照護體系為重點,方針是以「居家及社區式照護服務為主,機構式照護服務為輔」為依準,朝「居家式照護服務占百分之七十,機構式照護服務占百分之三十」的目標努力。
其次,政府有鑒於人口老化所帶來的長期照護需求,近年來已積極推動長期照護相關方案,致力於建構完善的長期照顧制度,以滿足高齡社會所需。為建立穩健且可長可久的長期照護制度,2008年12月起積極進行長期照護保險的規畫。
第三是相關科技成熟,從電腦網路的資通訊技術,到整合的生物醫學工程技術,隨著時代進步逐漸成熟達到產業應用階段。第四就是經濟發展趨勢、市場產業價值等優勢來臨,全世界主要資通訊和電子產業都注意到,如此龐大商機不需要高科技技術,而是需要技術整合和應用創意。綜合以上因素,老人科技已是世界各國目前最被看好的經濟產業發展的重要項目。
何謂老人科技?其英文原字gerontechnology其實是因應社會發展所需而新產生的複合字,從老人學(gerontology)和技術(technology)連結形成。根據老人科技領域先驅研究學者Herman Bouma對老人科技所下的定義是—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nd ageing for ensuring an optim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ageing people up to a high age,意思就是了解科技和老化,並確保最佳科技環境,以讓我們能夠安養天年。
從定義看來,這是一跨領域整合的科技應用,不僅需要生物醫學學者和工程技術學者的參與,同時需要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規劃設計學者專業,才能開創出兼具實用和產業效益的老人科技產品。目前市面上已有多項營運服務模式和多樣居家照護應用產品,如智慧藥罐、跌倒偵測器、心理慰藉機械海豹、室內外通用輕型電動載具的概念設計等。
老人科技應用需要從老年人需求的觀點出發,一般科技產品的研發往往只從技術成熟面去看,而忽略了使用者的需求,這在老人科技的研發與應用上是行不通的。
因為只有正確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習性,才能體會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居住等方面的需求,進而透過科技整合以實現功能雛型,再經由老年人社群的使用回饋,進一步改進才能落實老人科技。把這科技融入生活於無形,不要讓科技帶來困擾和恐懼,甚至排斥;而是讓科技創造舒適和安全,以至於信任,減少社會對老人照護的支出成本,縮短時空距離,增進老年人與子女、親友的互動與情感。
以過去針對南部某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門診的獨居老年問卷調查為例,一般獨居老年人在身體照護需求方面,最需要的是身體健康檢查和醫療照護;在社會興趣需求方面是子女和親友陪伴;而在社會服務需求方面,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防範詐騙電話、緊急醫療救助和健康保險服務。從調查結果發現,南部地區獨居老年人對詐騙電話的防範需求列為首要,真是難以想像。
談到此處,好像都沒有任何橘色科技的字眼出現,只有老人科技,我們需要加以說明橘色科技和老人科技,甚至輔助科技的關聯性。2010年2月,成功大學電機系王駿發講座教授籌辦了一場橘色科技論壇,筆者之一鄭國順教授榮幸受邀擔任其中一場專題演講的演講人,主題是關於老人科技的現狀與未來產業發展。鄭教授認為老人科技就是橘色科技。以色彩學而言,橘色(orange,橙色)是屬於暖色系,具體象徵晚霞和秋葉,正好代表人生晚年階段,符合老人科技的意象。
其次,橙色的抽象意義有溫情、快樂、積極、明朗,也正好顯現社會關懷和人文關懷的老人科技價值與蘊涵,這是理由之一。再者,從英文縮寫來看,ORANGED technology(橘色的科技)可以解讀為Ope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Novel Gerontechnology for the Elderly and Disabled的字首縮寫,不正是老人科技研發和應用的最佳說明,這是理由之二。這就是本篇標題橘色科技與老人科技的由來。
近年來全球各大學和資通訊企業都投入大量人力、資源,廣泛研發和應用智慧住宅相關技術,甚至建置了各種展示住宅,以讓人體驗和分享「科文並裕」的理念。我國國科會也不例外,過去3年投入相關經費,分別在台灣大學建置INSIGHT Center,交通大學建置Eco-city,以及成功大學建置Touch Center,期盼帶動智慧住宅相關的各種產業發展。智慧住宅中若沒有落實橘色科技(也就是老人科技)到銀髮族的居家照護和獨立生活,讓銀髮族能夠快樂老化、在宅老化,就不能稱為智慧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