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登入
註冊
網站導覽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半導體
精準醫療
太空
煙火
關閉搜尋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
使用搜尋功能。
分類
分類項目
關閉分類項目
地理
天文
化學
醫學
科技
社會科學
人類文明
地科
心理
物理
數學
環境
生物
生活科學
醫療
地球科學
Menu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公務人員
網站導覽
English
首長信箱
常見問答
雙語詞彙
關於我們
文章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科發月刊
影音
影音
TechTalk
科普影片
活動
學生專區
夥伴
認證
認證
公務人員
:::
首頁
文章
最新文章
Pleace Login!
×
請先登入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
列印
書籤
:::
解開龜甲的進化起源
102/08/30
瀏覽次數
10188
范姜文榮
|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烏龜是長壽的代表物種,有存活超過一百多年的紀錄。牠們的頭部與四肢可縮進「龜甲」內,因此龜甲是用來保護身體、抵抗外敵的特殊構造。龜甲是由背側的「背甲」與腹側的「腹甲」所構成,而背甲是由肋骨與背骨兩者癒合而成,因此烏龜活著的時候,龜甲無法與身體分離。
包括鱷魚、某些種類的恐龍及犰狳等脊椎動物,背部具有骨骼般盔甲。這些位於肌肉的外側的骨骼般盔甲,稱作「皮骨」(dermal bone)組織。皮骨的發育過程與肋骨及四肢骨骼不同,皮骨在骨骼形成前,先發育成「軟骨」的構造;在烏龜類胚胎,不僅先形成軟骨構造來進行骨骼形成,接著擴展成板狀構造,擴張的板狀構造於其肋骨間的空隙迅速地充滿物質,最後形成一體的背甲。
從19世紀到現在為止,許多對烏龜背甲有興趣的動物學家間一直爭論不休,背甲究竟是如何演化變成現在特殊的形態。關於烏龜的背甲進化起源主要有兩種假說,假說1:認為烏龜的祖先物種與目前物種,其外側具有的皮骨性盔甲,是由體幹骨骼加上皮骨成分共同發育而成。假說2:認為烏龜的背甲僅是肋骨或背骨的變形結構,未含皮骨成分。
為了解開此謎題,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為主的共同研究團隊,進行烏龜類胚胎發生過程的組織學上的觀察,以及三疊紀的化石樣本調查。研究團隊使用烏龜類的胚胎,製作組織切片進行背甲發育過程的詳細觀察,並比較雞的肋骨、鱷魚的皮骨性盔甲的發生過程。結果發現烏龜類胚胎於肋骨形成後,其包覆肋骨的骨膜擴張,於骨膜內側形成背甲。再者,鱷魚的皮骨性盔甲是在真皮層所形成,但是烏龜的盔甲並非在真皮層所形成,而是發育自較深層的結締組織。從以上實驗結果發現:烏龜的背甲不含皮骨成份,而是由肋骨擴張結構所形成。
另外,調查化石標本方面,找到與烏龜類分類系統上相近的三疊紀海生爬蟲類,發現其背甲非由皮骨性盔甲所組成,而是由其下層的肋骨擴張所形成。此結果也支持烏龜類的背甲未含皮骨成分。
由於烏龜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肋骨周圍的肌肉。因此,為何烏龜的肋骨僅在背側擴張,卻未形成覆蓋肋骨的肌肉,將是今後解開此進化過程的新課題。
此研究成果2013年7月9日刊載於英國知名科學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線上版。(本文由國科會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執行團隊撰稿)
責任編輯:
陳俊宏|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資料來源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2013年7月9日訊
三疊紀(5)
演化(120)
腹甲(1)
科發月刊(5221)
推薦文章
114/01/01
倫敦鐵橋與三隻小豬—工程與STS
王秀雲
|
成功大學醫學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
儲存書籤
114/01/24
半導體製程如何平衡高科技與環境永續?——專訪陳奕宏教授
簡永昌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07/31
從廢輪胎到你的新鞋,橡膠如何在技術、商業與環保間平衡,賣出新高度?
郭羽漫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113/11/29
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iNaturalist(愛自然)——全民參與,一起保育大自然
寒波
|
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儲存書籤
OPEN
關於我們
關於我們
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精選文章
科學專題
影音
科普影片
TechTalk
活動
活動
學生專區
學生專區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