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科技大觀園商標

分類項目
Menu

當寒暑成災(五): 臨極端靠調適?

103/06/12 瀏覽次數 9912
季節帶來的氣候變化是眾所皆知的自然現象,冬冷夏熱也被視為理所當然,然而炎夏的熱浪和颱風,嚴冬的寒潮,有時卻讓數以萬計的性命就此消逝。為了更加了解寒暑災,我們邀請了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的賈新興總監,帶領我們一同面對台灣夏季以及冬季面臨的災害。
 
世界天氣極端事件越演越烈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簡稱WMO)2013年7月發布了2001年〜2010年十年的全球極端氣候報告,指出這十年是從1850年代開始具有氣象觀測以來最熱的十年。許多國家跟地區的平均溫度也在這十年中紛紛超過1961〜1990年的長期平均,部分地區甚至超過達攝氏1度。
 
氣溫平均上升對我們有甚麼影響?如果我們以氣溫為橫軸、不同溫度的發生頻率為縱軸,基本上氣溫的曲線會類似常態分配,越熱或越冷的氣溫事件相對較少少。但是當平均溫度上升時,在最簡單的情祥況下,整個氣溫的分布曲線就會整體往高溫方向偏移,如此一來極端高溫的出現頻率將增加。WMO的報告就指出,有將近一半的國家史上最高溫出現在2001〜2010這十年間,台北也在2013年8月初打破氣象觀測以來的最熱紀錄,來到攝氏39.3度。
 
即使如此,但也不表示低溫的情形就不會發生。例如中國南部2008年的雪災,以及北半球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廣泛的極端寒冷天氣,持續寒冷與降雪在歐洲造成至少450死亡。
 
WMO報告也明確指出過去十年中,因為異常高溫與寒冷天氣的死亡人數皆顯著上升。因熱浪喪命的人數總計將近15萬人,與1991年〜2000年相比暴增23倍;而寒冷天氣死亡人數也成長將近兩倍。熱浪殺傷力之驚人,光2003年歐洲熱浪就奪走6萬6千多人性命;2010年俄羅斯熱浪又造成5萬5千多人死亡。締造上述悲慘「紀錄」後,熱浪被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宣布是「最致命的極端天氣型態」,其他天氣災害都只能拱手讓位。
 
台灣暑災三兄弟:高溫、颱風、午後強降雨
 
而我們生活的台灣,暑假期間又有哪些潛在的威脅蠢蠢欲動呢?賈新興總監指出,台灣最常見的暑期天氣災害便是高溫、颱風以及午後強降雨三者。隨著氣候變暖,這三者的出現頻率是否發生改變?
 
午後強降雨,就是大家熟知的西北雨,由於夏季豔陽與高溫引發地表強烈的上升氣流,發展出巨大的積雨雲,午後在短時間內局部地區降雨可達數十毫米,強度足以癱瘓都市的防洪系統。例如今年8月23日,新北市中永和地區便在一小時內降下91毫米雨量,造成市區多處淹水。不過隨著防洪工程的普及與進步,午後強降雨的威脅已減少許多。而其他兩兄弟:高溫與颱風,將是台灣未來主要面臨的極端天氣災害。
  
高溫與熱浪
 
目前世界各國對熱浪並沒有一致的定義,而根據WMO對熱浪的定義,是指連續5天的氣溫高於該地區該月份長期平均溫度5度,才會被定義為熱浪。台灣官方目前尚未有熱浪的定義,不過超過35度即可稱為高溫天氣。
 
在台灣,夏季高溫的主要原因是太平洋高壓長期籠罩,帶來穩定、下沉的空氣,導致地表悶熱且不下雨。另外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也讓極端高溫發生的機率增加。以台北市每年的高溫日數來說,20年前台北夏季(6月〜8月)超過攝氏35度的日數不到30天,然而2001年之後的每年都將近40天。
 
此外,地形與都市的發展也會影響一地的氣溫。例如台北的盆地地形,西南方的丘陵與台地阻擋了夏季西南季風,讓盆地裡的熱不易散去,再加上都市地區高度密集的建築物、水泥柏油鋪面、汽機車廢氣、冷氣廢熱等等,形成所謂的「都市熱島」,讓都市變成聚熱點,也讓台北成為夏季台灣最熱的地方。
 
颱風變多還是變少了?
 
氣溫上升,連帶使海洋變的更溫暖,有利於強烈風暴的形成,而台灣位於西北太平洋這個因盛產颱風而惡名昭彰的地區,颱風的光顧似乎也是家常便飯。然而2009年莫拉克釀成的重大災情殷鑑不遠,2013年海燕就把菲律賓吹得東倒西歪,下一個超級颱風會不會就盯上台灣?很遺憾,答案是台灣遲早都要面對,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從統計數據觀之,西北太平洋颱風平均每年生成個數25.7個,過去幾十年來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不過卻有明顯以十年左右呈現周期性的年代際變化(decadal variability),1998年之後至今屬於颱風生成數量較少的時期。
 
但是颱風形成後不一定都會光顧台灣,台灣每年平均有3.6個颱風侵襲。雖然前述1998年之後颱風生成數量較少,但侵襲台灣的颱風反而有變多的趨勢,2001年達到最多的7個。雖然我們還不清楚颱風侵台的數量變化是否有規律,但我們可以確知的是,颱風對台灣的威脅大小主要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影響時間長度,比如說2001年的納莉和2009年的莫拉克都是在台灣悠哉漫步的颱風,影響時間長累積的降水便相對較多,更容易造成嚴重災情。第二個因素是與其他大規模天氣系統產生交互作用,例如引進西南氣流或是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當這些作用出現時往往也是台灣大禍臨頭之時。
 
南下遠征的冬將軍:西伯利亞冷氣團
       
雖然全球暖化讓平均氣溫上升,寒冷事件發生頻率變得較少,但我們仍然不可掉以輕心,低估寒冬的威力。各國冬季最擔心的是寒潮(cold surge)爆發,常造成嚴重的農漁業損失,驟降的氣溫也對老人與遊民等缺乏保暖準備的族群構成生命威脅。
 
影響台灣冬季的寒潮主要來自西伯利亞高壓,從過去的氣象觀測紀錄來看,台灣寒潮亦具有明顯的年代際變化,1970年之前偏多,之後至今偏少。就氣候統計來看,平均而言台北冬季(每年12月〜隔年2月)出現14度以下氣溫的日數有38天,而近年來最冷的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則出現了55天的低溫日數。
 
科學家利用電腦模式的研究發現,全球暖化造成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會導致高空噴射氣流(jet stream)南北擺動幅度更大、更持續,帶來更極端的天氣型態,並且也會增強冬季的西伯利亞高壓,為中緯度地區帶來嚴寒的氣溫。不過對位處副熱帶的台灣而言,因為西伯利亞高壓形成後主要有兩條移動路徑,一是往東影響韓國與日本,二是往南影響台灣。所以即便西伯利亞高壓增強,並不代表當年台灣冬季就會很冷,還必須考慮它的移動方向。
 
隨著觀測技術演進,氣象局在氣溫預測方面已經能在寒潮來臨前5〜7天預測將會有低溫侵襲,同時在夏季雖然大氣環境較為複雜,亦能在3〜5天前預測高溫事件。不過極端高溫與低溫究竟會熱到多熱、冷到多冷,仍要等到前3天左右才能大致掌握確切的影響時間以及影響的強度。
 
極端事件充斥的未來世界,調適成為生存之道
 
WMO的報告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未來我們將面對一個極端天氣事件頻仍的世界。從全球尺度來說,極端高溫已成為最具殺傷力的自然災害事件,而低溫亦不惶多讓,嚴寒暴雪仍持續摧殘中高緯度的國家。
 
而在台灣,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層面更廣,2012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公布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中,指出未來台灣總體而言將面臨三大衝擊:第一是氣溫上升與降雨型態改變,與20世紀末相比台灣氣溫將上升攝氏2度至3度,降雨型態則朝向強度越強、集中於雨季等模式變化。第二是極端天氣事件發生的強度與頻率將會升高,如寒暑災加劇,使災後復原的困難度提升,生命財產的損害程度也隨之增加。第三則是海平面上升,對沿海地區構成威脅。
 
面對這個不斷劇烈變化的世界,從你我開始,直至整個社會與政府,都需要一套更具彈性的調適方法,在極端天氣事件與暖化的威脅下,減緩氣候變遷的程度,適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以謀求持續生存、生活與發展。(本文由科技部補助「新媒體科普傳播實作計畫─重大天然災害之防救災科普知識教育推廣」執行團隊撰稿/2013年/12月)
 
責任編輯:鄭國威│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
OPEN
回頂部